夏天熱氣上涌,自然界的陽氣也跟著旺盛起來。脾胃功能弱、個頭長得慢的孩子,這段時間補足陽氣調好脾胃,正是為長高打基礎的好時機。
不少家長盯著三伏天做調理,其實入伏前這陣子效果更理想。
現在光照充足卻不像三伏天那么悶濕,孩子毛孔不會過度張開,補陽氣時不易受濕氣干擾,脾胃調養見效更明顯。
今天,邀請到董秀蘭主任,給大家分享一道孩子也愛喝的天然調理飲——山藥紅棗桂圓飲。
山藥這種藥食同源的食材特別適合孩子。它既能溫補陽氣,又能健脾養胃、益腎固精,對脾胃虛弱、消化差的孩子尤其友好。
山藥紅棗桂圓飲,帶著自然的甘甜味,孩子接受度高。每天喝上一杯,慢慢把脾胃調順了,陽氣補足了,長高的動力自然更足。
準備食材很簡單:山藥干、去核紅棗、桂圓干、陳皮,冰糖按孩子口味添減。具體這樣做:
山藥紅棗桂圓飲
1、所有材料沖洗干凈,紅棗去核切小塊
2、食材倒進鍋里加600毫升清水
3、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20分鐘
4、關火后放冰糖調味,晾溫就能喝
煮過的材料還能回鍋加煮兩次,既省料又有效。
山藥作為主料能固本培元,幫助提升脾胃運化能力;紅棗補中益氣,養出紅潤好氣色;
桂圓干專補心脾,給陽氣不足的孩子添把火;陳皮則是點睛之筆,能理順脾胃氣機,改善飯后腹脹,全方溫和不上火。
需注意的是:孩子感冒發熱、積食嚴重或舌苔厚膩發黃時,需暫停飲用。日常飲用也要適量,避免引起燥熱。
門診案例分享
門診有個9歲男孩,身高體重均低于標準。家長主訴孩子挑食嚴重,每餐吃不到半碗飯,稍多吃就打嗝腹脹。
查舌色淡胖帶齒痕,苔薄白;脈象細軟無力,辨證為脾胃氣虛證,中陽不足致運化失職。
開方以四君子湯加減:太子參健脾益氣,配炒白術燥濕醒脾,茯苓淡滲利濕,炙甘草調和諸藥,五指毛桃增強補氣之效,加焦山楂助運化積。配合每天喝半碗無糖山藥紅棗桂圓飲輔助調理。
五天后復診,孩子飯量從半碗增至一碗半,腹脹頻率減少。兩個月后身高增長1.8厘米。
在入伏前開始調理,孩子不受暑濕影響,脾胃功能增強,正是為秋冬季長高打基礎的好時機。
最后提醒:食療僅作為日常輔助調理,不可代替治療。中醫講究辨證論治,用藥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不可盲目自行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