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太陽像喝醉了酒的壯漢,胡亂撒著火,烤得人皮膚直冒煙。人行道上的柏油都快被曬化,空氣像被蒸汽罩住,連呼吸都變得黏糊糊的。
你以為“熱死”只是個夸張修辭?可就在不久前,大連一對夫妻外出旅游,竟在不到12小時內雙雙離世,令人唏噓。不是高空蹦極,不是野外探險,只是再平常不過的夏季旅行,卻成了最后的歸途。
很多人不以為意:天熱了就吹空調、喝涼水、吃冰棍,不就得了?可偏偏,這種“沒什么大不了”的心態,才是最危險的。夏天的“威力”,遠比你想象中要猛。它不吵不鬧,不刀光劍影,卻能讓人一不小心命懸一線。
在醫院里,有個醫生見慣了各種“突然”。那天傍晚,他接診了一對中年夫妻,旅途中突發意識喪失。
送來時體溫高達42度,皮膚干熱如鐵板,心跳紊亂,血壓幾乎測不出來。搶救團隊連夜奮戰,仍未能挽回生命。二人從發病到死亡,僅用了不到十二個小時。
熱射病,聽起來像個陌生詞,可它殺人的方式卻極其熟練。它不是普通的中暑,而是中暑“進化”到終極形態——身體溫度調節系統崩潰,器官像被活活煮熟一樣,一點點失去功能。
就像鍋里的水燒開后,蓋子還不打開,鍋里的食材會怎么樣?同樣的比喻,套在人身上,就是熱射病。
人類并不擅長應對極端高溫。我們能調節體溫的方式,其實很有限,主要靠兩種:出汗和擴張血管。出汗靠水,血管擴張靠良好的血液循環。但當外界氣溫太高,濕度又大時,汗液蒸發受阻,體溫不斷上升。這時候,身體就像被關進了蒸籠,怎么掙扎都只是徒勞。
誤區太多,才讓人掉以輕心。很多人以為只有高齡、體弱者才會中暑致死,其實并不。數據顯示,熱射病的死亡病例中,年輕人并不少見,尤其是運動員、戶外工作者、旅行者。
還有一種誤會:只要不暴曬就沒事。錯!熱射病不一定發生在太陽底下,封閉的車廂、通風不良的房間、濕熱的山谷,都可能是兇險的陷阱。
中醫對“熱”的理解,早已有之。古人稱之為“暑邪”,屬六淫之一,最易夾濕、耗氣傷津。夏天本屬陽盛,暑邪內侵,若再貪涼飲冷,陽氣更傷,津液更耗,臟腑失和,便生病機。
《黃帝內經》早有記載:“暑多夾濕,濕熱交蒸,令人煩悶,身熱不解。”是不是聽起來很現代?古人早就看透了“熱”不是單純的溫度問題,而是一個系統性失衡的過程。
現代功能醫學也有類似觀點。它強調“內環境”的穩定,當身體暴露在高溫下,腎上腺素水平飆升、皮質醇分泌紊亂、低鈉血癥、細胞氧化應激……這一連串的變化,像是一張失控的化學反應鏈條,最終引爆全身。
預防才是關鍵,但別再說“多喝水”了。喝水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識別危險信號。比如:走路腿發軟、頭暈眼花、出汗突然停止、皮膚干熱如鐵板、意識模糊、脈搏變快。
這時候,別硬撐,趕緊降溫、轉移到陰涼處、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他們的體溫調節機制沒那么靈敏,常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危險。
再說個冷知識:口渴并不是缺水的第一信號,而是“最后通牒”。等你口干舌燥時,其實身體已經開始“干燒”了。就像汽車水箱報警了才去加水,已經遲了。更妙的方式是觀察尿色:顏色太深說明水分不足,顏色太淺可能鈉丟失太多。
飲食也大有講究。夏天不宜大補,但也不能只吃冷飲。冷飲雖爽,卻會讓胃氣驟冷,濕氣更重,導致腸胃功能減弱,反而加重暑熱癥狀。此時應多用“清補”食材,如綠豆、冬瓜、蓮子、黃瓜等,既利濕又養陰。傳統中醫講“暑宜清補,忌燥熱”,說得很到位。
心理層面也別忽視。長時間高溫會讓人煩躁、易怒、精神疲憊。這并不是“你脾氣不好”,而是高溫真的會影響神經遞質分泌,降低認知功能。那些在夏天爭吵離婚、辭職鬧情緒的人,也許不是感情有問題,而是被熱“逼瘋”了。
這時候,若能靜養一會兒、泡個溫水腳、喝杯淡鹽水,哪怕只是躲進空調房里發呆十分鐘,都是對身體的一種善待。別小看這些“微操作”,它們才是真正的“熱天自救錦囊”。
歷史上也有不少與高溫相關的悲劇。1911年,美國東岸遭遇罕見熱浪,紐約一周內就有兩千多人死于酷暑。中國也不例外,2013年上海創下41度高溫,醫院急診奇高,熱射病一度成了“隱形殺手”。死亡的,不是那些知道危險的人,而是那些以為“沒事”的人。
別再把“中暑”當成小感冒,也別再把熱天出汗當成健康標志。當你在烈日下奔波,當你坐在密閉車廂,當你不自覺頭暈乏力,請記住:身體從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堅強,它只是在咬牙堅持。
夏天的“威力”,從不靠聲勢,它靠的是悄無聲息地摧毀你的生理底線。你可以不怕曬黑,不怕汗臭,但絕不能不怕熱射病。從今天起,給身體留一點余地,別再硬扛那份“熱”。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資料: 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暑救治指南(試行)》 2. 《黃帝內經·素問》暑病相關章節 3. 中國疾控中心熱射病防控科普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