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意場上混久了,見過形形色色的老板。
有的排場做得足,兜里卻沒多少真格局;有的看著低調,做事卻讓人打心底里佩服。
就像魯豫說過的:“格局這東西,裝不出來,也藏不住,它會從你做的每一件事里冒出來。”
老話也講“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個老板大氣不大氣,不用聽他說得多漂亮,遇事時看他怎么選、平常里看他怎么待手下人,心里就有數了。
一個老板大氣不大氣,一看便知:一個大氣的老板都有這三個特點
一、“財散人聚,財聚人散”,舍得給手下人分利,不把好處都揣自己兜里,古人說“利不可獨,謀不可眾”,懂得分蛋糕的老板才能把盤子做大
《史記》里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打工的人出來混,圖的無非是掙錢養家、有奔頭。
大氣的老板從不會把利潤死死攥在手里,而是懂得“大家一起掙,才叫真的掙”。
我以前待過的一個小廠子,老板長得普通,說話也直,但每次年底分紅,從不會含糊——誰今年業績好,多給;誰加班多,額外補;就算是門衛大爺,過年也能拿到一份厚實的紅包。
他常說“錢是大家一起掙的,我一個人揣不下”,就因為這,廠里的老員工干了十幾年都沒走,新人也愿意拼命干。
反觀有些老板,開著豪車、住著大房,卻總在工資上摳摳搜搜,員工多報幾塊錢車費都要盯著問半天,最后身邊留不住人,生意自然做不大。
《晏子春秋》里說“薄于身而厚于民,約于身而廣于世”,對下屬大方,不是傻,是懂得“人聚了,財自然來”的道理,這才是做大事的樣子。
二、“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小過忘長才”,能容人犯錯,更能看到下屬的長處,古人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揪著小錯不放的老板走不遠
《左傳》里有句話:“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小過忘長才”,意思是別因為一點小過錯,就否定人家的大本事。
大氣的老板,眼里不光能看到下屬的錯,更能看到他們的好。
我表哥在一家公司當主管,去年有個新來的小伙子,腦子活、敢闖,但做方案時沒考慮周全,讓公司虧了小幾萬。
表哥本以為老板會發火,沒想到老板只說“年輕人犯錯難免,關鍵是能從錯里學到東西”,還讓小伙子跟著老員工再試一次,結果第二次就做成了個大單。
后來那小伙子說:“就沖老板這份信任,我也得好好干。”
可有些老板就不一樣了,下屬但凡出點岔子,不是劈頭蓋臉一頓罵,就是抓住不放到處說,最后搞得沒人敢擔責、沒人敢創新,整個團隊死氣沉沉。
《論語》里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容得下下屬的小錯,幫他們把長處發揮出來,團隊才有勁兒,這才是老板該有的胸襟。
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遇到難處自己先扛,不把鍋甩給下屬,老話講“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老板敢擔當,下屬才敢往前沖
《后漢書》里說“事不避難,義不逃責”,這話說的就是擔當。
生意場上哪有一帆風順的?遇到坎兒的時候,最能看出老板大氣不大氣。
前幾年有個做餐飲的朋友,疫情期間店里虧得厲害,眼看就要撐不下去,員工們都等著老板說“裁員”“降薪”。
他卻召集大家說:“工資我一分不少發,實在不行我把房子抵押了,咱們一起扛過去。”
就因為這句話,員工們主動提出“暫時降點工資,等生意好了再補”,還一起想辦法做外賣、搞團購,最后真把店保住了。
而有些老板,平時開會時說得天花亂墜,一旦出了問題,不是怪市場不好,就是怪員工沒本事,自己躲得遠遠的,這樣的老板,誰還愿意跟著他拼命?
《菜根譚》里說“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難處面前不躲、責任面前不推,給下屬當靠山,而不是甩鍋俠,這樣的老板,才能讓人心服口服,生意才能穩穩當當走下去。
說到底,老板大氣不大氣,跟長相、學歷、財富多少關系不大。
看的是對錢的態度、對人的胸襟、對事的擔當。
舍得分錢,人就聚了;容得下錯,才就顯了;扛得起責,心就齊了。
做到這三點,不用刻意擺架子,下屬自然服你,生意自然順你,這才是真正的“大氣”,也是能把日子過紅火、把生意做長遠的根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