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余熱還沒散完,洛杉磯奧運周期的號角就已經吹響,國乒這攤子事兒,最近是真沒讓球迷省心,放眼美國大滿貫,女單丟冠、男雙半路翻車,王勵勤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沒燒熱,隊內新老交替的種種不適,已經擺到臺面上了,這一茬波折,確實讓人有點上火,尤其是乒乓球這種傳統優勢項目,稍有風吹草動,輿論壓力就直接拉滿,社交平臺上“擺爛“對噴的熱度可比某些冷門項目賽場還熱鬧。
問題來了,畢竟奧運會是頭號大場面,距離洛杉磯還有三年,但國乒的緊迫感已經拉滿,7月的大滿貫剛結束,隊伍的“新名單就已經在球迷圈子里傳開了,這次公布的賽程變化也挺有意思,比如新增混合團體,乒乓球賽程直接貫穿整個奧運周期,這種安排對體能和心態都是極限拉扯,回頭看巴黎國乒獨攬五金的盛況,誰不想復制一次,但說實話,再現那種盛世難度可不是一點點。
球員層面,最直接的變化就是老將大批告別,馬龍、樊振東、陳夢等主力出于職業規劃,暫時撤出主力層,劉國梁卸任,王勵勤扛旗,教練組和管理層也得重新磨合,這對乒協本身就是個不小的考驗,隊伍里新面孔越來越多,三年內想培養出能頂級大場面的“接班人,真沒那么容易,別看球迷群里個個都是“懂球帝,真把名單攤開,大家心里也都沒底,尤其是女隊這邊,孫穎莎、王曼昱雖然美國大滿貫沒撈到冠軍,但實力底子還在,女隊想沖冠,這倆人還是中流砥柱。
說到陳夢,她到底回不回歸還不好說,畢竟狀態和動力都要權衡,陳幸同算是經驗型選手,外戰不怵,但到洛杉磯的時候都31歲了,體能和狀態能不能頂住真是未知數,王藝迪最近外戰失利有點多,如果后面還是這么“掉鏈子,進奧運大名單的概率也在肉眼可見地縮水,反倒是蒯曼,這兩年簡直成了女隊最大黑馬,21歲已經是多項大賽冠軍,單打成績突破明顯,雙打適配性也強,世界排名第四,混雙、女雙都是主力人選,不少球迷已經開始“點贊回懟——誰說新人不能挑大梁,蒯曼的成長速度,就屬于那種“突然間就上桌了。
當然,陳熠也值得一提,15歲就能在世青賽拿五冠,現在世界排名沖到前十,不過她的主力層還沒站穩,后面還得過不少關卡,想想乒乓球這行,天賦和經驗都得拉滿,誰也不能光靠“天才二字吃一輩子,年輕球員登場,既是機會也是壓力,外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誰能最終擠進洛杉磯名單,真得看接下來這三年怎么折騰。
男隊局勢更直觀,王楚欽的地位已經穩了,這一年多場大賽下來,實力是有目共睹,巴黎那次球拍事故的爭議,早就在多哈賽場被自己打消了,林詩棟是重點培養對象,世界排名第一的年輕人,常年身兼三項,國乒就是想用高強度比賽給他“打鐵,讓他比賽經驗和心理素質同步升級,問題在于,多次大賽外戰掉鏈子,金牌到手卻又滑走,這種心態波動其實挺危險,年輕球員總有成長的代價,能不能扛過這道坎,教練組得好好琢磨。
剩下的男隊人選,實話說都不太穩,梁靖崑、林高遠的表現就像過山車,特別是林高遠,這半年基本沒什么亮點,奧運入選概率直線下滑,外界呼聲最大的還是樊振東,誰都懂,這哥們真要回歸,國乒的底氣立馬不一樣,可人家現在職業規劃掛著“待定,到底上不上,恐怕得看臨門一腳,至于陳垣宇、向鵬這些新生代,和林詩棟的差距還很明顯,除非后面有大爆發,否則很難搶到主力席位。
隊伍結構其實也在變化,王勵勤上任后更傾向于“培養新兵,早在多哈世乒賽后他就表態了,年輕球員得趕緊成長,蒯曼、林詩棟等人是重點對象,這思路沒啥毛病,畢竟誰都知道,奧運周期最怕“青黃不接,但現實就是,新人和老將的實力鴻溝,短時間內沒法完全彌合,訓練和比賽雙線拉扯,誰能真正頂住壓力才是關鍵,閆安還透露要搞教練組競聘,這操作在圈內其實挺罕見,畢竟教練選得好,球員上限能再抬一檔,王勵勤要想把國乒盤活,管理層和后勤一個都不能掉鏈子。
回頭看,國乒的挑戰其實不只是場上的比分,隊內換血、新人磨合、外部壓力、輿論撕扯,哪一樣都夠讓人頭大,巴黎那撥五金盛宴,確實讓人懷念,可現實就是,想復制那場面,難度只會越來越大,眼下這支國乒,既要防守底線,也得試著突破自我,大家都盯著洛杉磯的門票,誰能笑到最后,還是得用硬實力說話。
總結來看,洛杉磯周期的國乒,既有新星崛起的希望,也有老將離場的無奈,陣痛在所難免,王勵勤能不能帶隊穩住陣腳,三年后會不會再有一波“全員高光,現在下結論還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支國乒,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無敵的夢之隊,輸贏的懸念,也許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