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3架空天飛機要來了?緊跟中美,歐洲宣布自己將打造空天飛機,也就是超音速飛行器,并且在2031年推出,亮相。
這么兇猛嗎?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歐洲的航天歷史一般化吧?
還是屬于世界第二梯隊,連自己的載人飛船都沒有,這一下就要在2031年前亮相了,這是咋回事?真的有這么強?
世界僅有兩架空天飛機!中美各一個
的確,在全球范圍之中,屬于世界第一梯隊的俄都還沒說這事情,結果歐洲反而出來了,要建立自己的空天飛機了,這讓很多人都驚訝,自己難道要以來美國來幫助?
的確,全世界范圍之中,美國是率先打造出來空天飛機的,就是其X-37B,它也被稱之為未來美國的空天戰斗機,因為美國的是具有軍事發展趨勢的,并且從披露,外界的說明情況來看,實力還是不低。
比如:它具備低成本、可重復使用的特點,設計有載荷艙,可搭載試驗載荷,可以進行偵察、導航、控制等等。
所以,不少的軍事專家認為,X-37B可搭載導彈、激光發射器等先進武器實施遠程精確打擊,其作戰潛力不可低估。
要是美國將其作為太空作戰平臺,的確是不可小覷的,而且在太空的靈活性也非常強,具有1臺火箭發動機,能以1126千米/小時的速度進行變速和脫軌機動。
美國在2023年12月28日發射,并于2025年3月7日著陸的第七次測試過程之中,繞地球飛行了434天,就進行了穿梭機動,再次驗證了新技術的發展過程,所以,這也不是夸獎美國,這的確是具有極強的實力。
只不過這些年來,美國雖然已經進行了7次測試,但給大家展示出來的情況是少之又少,可以說整個空天飛機的細節,依然是美國高度機密的事情,到底美國多久會全方面的給大家展示出來,這還是未知數,只能說,繼續保持吧。
當然,相對于美國來說,中國的空天飛機更加機密了,完全是不知道是什么情況,我國在進行每次測試之后,都只有一句話,那就是——中國成功發射可重復使用飛船,中國可重復使用飛船返回地球。
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張照片,具體的配置等也是完全沒有,真的就是“過于先進,不便展示”,不得不說,這空天飛機真的是絕密飛行器。
當然,我國現階段公布的空天飛機作用,也是只為實現全球運輸方面的實力,最終預計實現1小時全球到達,在2045年實現這個目標,這就是基本情況,這不,歐洲也來了。
世界第3架?ESA將打造5馬赫空天飛機
的確,除了中美之外,世界還沒有其他國家擁有空天飛機,雖然俄也有相關的計劃,但始終沒有出來,只有中美在不斷進行飛行,所以,如果歐空局(ESA)率先打造出了,這將是世界第3艘空天飛機。
按照7.17央媒報道,歐空局(ESA)這一次打造空天飛機——超音速飛行器,將是跟英企合作。它的功能跟中美的空天飛機基本上是類似的,將是打造一款具備水平起飛能力、可重復使用的試驗性航空航天飛行器,飛行速度可達5馬赫(即音速的5倍)。
只不過,面對它的打造,歐空局(ESA)也承認,其難度不小。
比如:其高超音速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之中,其速度非常快,由于激波加熱和表面摩擦,使得航天器面臨極高的挑戰,這就好比我們看到的飛船返回的時候,會出現與大氣層的摩擦過程一樣,如果防護材料等無法過關,這是無法避免其被太空解體的局面。
所以,對于這項技術要求來說,是極其高的。這也是為什么世界不少國家很難做出載人飛船的原因之一。
而歐洲也是沒有自己的載人飛船,而此前也是跟中國本身具有載人飛船合作協議,但是歐空局最終宣布停止跟中國合作,所以在載人飛船任務上,是無法看到歐空局(ESA)宇航員參與任務,這其實還是挺可惜的。
因為此前歐空局(ESA)宇航員還跟中國航天員進行了相關性的合作培訓,曾一度任務最有可能率先進入中國空間站,結果出現這樣的問題,歐空局放中國載人飛船合作協議鴿子了,所以這任務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而歐空局(ESA)過后就宣布了自己的載人飛船計劃,先打造貨運飛船,預計在2028年年完成國際空間站飛行,然后進行載人飛船改造,同時要將飛船用于未來可能執行載人登月任務等等。
所以,歐洲是特定要晚自己的飛船了,但能不能成,這是未知數,至今都還沒有看到任何的大進度。這會又說來打造空天飛機,是不是有點超強了?我感覺有點超前了。
而且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整個項目還在推動之中,并且都是說明的概念性問題,其指出了INVICTUS項目將采用氫燃料預冷吸氣式推進系統來應對這一挑戰。
預冷器系統是基于歐航局SABRE研究計劃的相關技術來開發。
新技術可在瞬間將極熱的空氣冷卻,并已通過與傳統噴氣發動機集成的方式成功驗證,除了提供冷卻功能,采用SABRE相關技術的發動機具有輕量結構,為真正的空天飛機的研發鋪平了道路,使水平跑道起飛并進入太空的設想更進一步。
所以,2031年真的能夠亮相嗎?這的確是未知數,反正還早,除了說概念之外,也指出了未來12個月內,項目團隊將拿出一個完整飛行系統的初步設計方案,那么在設計方案過了之后,也才有研究,打造,推出等問題。
所以,這計算時間,都只有6年時間,6年內完成空天飛機?那出來了,歐洲航天就是頂級模式了,至少我個人不太認為歐空局有這么快,不信,大家后面看。
世界航天格局改變不會那么快
的確,雖然歐空局打造空天飛機,似乎在推動其航天格局一樣,但是相對來說,只有發展出來了才知道,如今歐空局相當于只是提出了一個概念性的問題,其他什么都沒有。
而且歐洲航天技術還是在世界第二梯隊,如果美國不時不時幫助一下,可能連飛船在2028年都難以出現一個模型,更加別說載人飛船,還說什么空天飛機了,要是那么簡單,也就不會看到世界在載人飛船等研究上,面臨如此多的困境。
大家可以看看印度,這么多年了在不斷打造其飛船,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延期,預計在今年年底,說要進行無人測試,這時間也過了不少了,還是沒有動靜,更加別說預計在2027年完成首次載人飛船測試,搞不好后面可能也會進行延期。
反正相對來說,除了我國航天計劃比較穩定之外,似乎也沒有誰了是吧?所以,世界航天格局應該不會那么快被打破,至少可能還要超過10年,可能才會有所大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