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大半輩子,見過的人多了。
慢慢就琢磨出點門道:一個人有沒有本事,真不用聽他吹得有多厲害。
也不用看他穿得多光鮮,就看他平日里的言行舉止,基本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就像汪涵說過的:“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像深水,看著平靜,底下卻有力量;沒本事的人,倒像淺水,一有風吹草動就嘩嘩響。”
老話也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日子就是那個“遛馬場”。
藏不住真本事,也裝不出真能耐。
那些越是沒本事的人,身上往往帶著這三個缺點,一眼就能看出來。
一、總愛“怨天尤人,歸咎外物”,出了問題從不找自己原因,古人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只會怪別人的人,永遠長不了本事
《論語》里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話太在理了。
沒本事的人,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出了岔子先怪別人。
工作沒做好,怪領導沒交代清楚;日子過得緊,怪運氣不好沒遇上機會。
就連走路崴了腳,都能怨路不平。
我樓下的老王就是這樣,年輕時嫌工廠活兒累,辭職后擺地攤,嫌城管管得嚴。
開網約車,嫌油價漲得快。
幾十年過去了,同齡人要么成了技術骨干,要么攢錢開了小店。
就他還在抱怨“社會不給普通人活路”。
反觀我表哥,當年做生意賠了本,沒說一句怪話。
就蹲在店里數賬本,琢磨“哪步走錯了”。
后來重新起步,一步一步穩扎穩打,現在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荀子》里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總把過錯推給別人,就像閉著眼睛走路,永遠不知道自己踩了坑。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有長進?
二、喜歡“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老話講“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哪來的大本事
《后漢書》里有句話“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說的就是那些眼高手低的人。
沒本事的人,總覺得自己是干大事的,看不起身邊的小事。
讓他掃個地,說“這是保潔干的活”;讓他學個技術,說“太簡單,浪費時間”。
真給他個重要任務,要么手忙腳亂搞砸,要么找借口推出去。
我侄女的前男友就是這樣,二十多歲的人,嫌文員工作“沒前途”。
嫌銷售工作“太丟人”,在家啃老還說“等我找到風口,一年就能暴富”。
最后侄女跟他分了手,說“連自己都養不活,還談什么未來”。
而我鄰居家的小伙子,從快遞員做起,每天把包裹送得整整齊齊。
記熟了每條街道的門牌號,后來被網點老板看中,提拔成了主管。
現在又自己承包了片區。
《老子》里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本事都是從小事里磨出來的,連小事都懶得做、做不好。
再大的志向也只是空想,成不了氣候。
三、慣于“搬弄是非,見不得人好”,總盯著別人的短處,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古人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容不下別人好的人,自己也走不遠
《論語》里提倡“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可沒本事的人,偏不這樣。
他們見不得身邊人比自己強:同事漲了工資,就背后說“肯定拍了領導馬屁”。
親戚買了新房,就酸溜溜地講“指不定欠了多少債”。
就連街坊家孩子考上好大學,都要嘀咕“說不定是走了后門”。
我以前單位有個大姐就是如此,誰業績比她好,她就到處傳人家閑話。
誰得了領導表揚,她就陰陽怪氣說風涼話。
最后大家都躲著她,有好機會也沒人想著她。
而我師傅,看到年輕人進步快,總說“這小伙子腦子活,我得跟他學學”。
自己也跟著琢磨新技能,五十多歲了還被公司返聘當顧問。
《增廣賢文》里說“妒人之長,樂人之短,便是八字淺薄”。
見不得別人好,本質上是自己沒本事,又不肯承認。
只能靠貶低別人找存在感,這樣的人,眼界越來越窄。
路自然也越走越窄。
說到底,一個人的本事,從來不是吹出來的,是干出來的、磨出來的。
不怨天尤人,才能看清自己的不足。
不眼高手低,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不嫉妒他人,才能從別人的長處里學到東西。
要是身上帶著這三個缺點,哪怕嘴上說得再漂亮,也成不了氣候。
反過來,能改掉這些毛病,就算起點低一點。
日子久了也能練出真本事,這都是實實在在的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