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徹底失去耐心,只給普京50天的時間,再不停火就等著被加稅100%,還“連坐”中國?
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
當地時間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語出驚人,稱對俄羅斯感到“非常、非常不滿意”,并對俄羅斯下達通牒:
在50天期限內,若俄烏在這段時間內不能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高達100%的關稅,還提及要征收次級關稅。
可以看到,特朗普在聲明中,不僅劍指俄羅斯,還提到了所謂的“次級關稅”,據一名白宮官員的說法,是會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次級關稅。
更值得玩味的是,此前美國國會山已有風聲傳出,幾位共和黨議員公開表示,他們推動的一項制裁俄羅斯的新法案,已獲得特朗普支持。
法案的核心內容里藏著一個“連帶條款”:若最終落地,那些與俄羅斯保持正常貿易往來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可能會被加征高達500%的關稅。
特朗普雖未明確提及這一數字,但他的表態已經意味深長了。
更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把烏克蘭也拖進了這場“關稅通牒”,同樣是給50天期限,談不攏就加征100%關稅。
一邊拿關稅逼俄羅斯停火,一邊用同樣的手段壓烏克蘭讓步,這看似“一碗水端平”,實則是想用經濟壓力把雙方都逼到談判桌前,按美國的節奏結束沖突。
另外,特朗普還宣布,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而且費用由北約承擔,而非美國納稅人。像“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等裝備,預計“數日之內”就能運抵烏克蘭。
這意味著美國想從援烏的沉重開支中抽身,把經濟包袱甩給歐洲盟友。
特朗普想“一石二鳥”,既不用美國自己掏腰包,又能繼續在俄烏沖突中發揮影響力,符合其一直秉持的“美國利益優先”原則。
不過,歐洲對烏援助已超千億歐元,能源和難民問題本就讓多國不堪重負,再被強壓承擔武器費用,只會加劇美歐裂痕。
再來說說這100%關稅和次級關稅的威力,從表面上看,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似乎能給俄羅斯經濟帶來巨大打擊。
可實際情況是,美俄當前的貿易量非常少,2024年兩國貿易額大約僅為35億美元,如此體量,即便加征100%關稅,對俄羅斯經濟的實質影響也相對有限。
而且,俄羅斯這些年早就把經濟重心轉向亞洲和中東,美國市場的分量早已大不如前,真要“硬碰硬”,普京未必會吃這一套。
美國真正的“殺招”可能是次級關稅,也就是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高額關稅。
美國的如意算盤是,通過這種方式打擊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進而影響其財政收入,讓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難以為繼。
很大程度上,這50天的寬限期更像是給雙方留了個臺階,卻也暴露了這招制裁的底氣不足,畢竟戰爭的走向從來由戰場說了算,歷史上沒聽說過靠加稅能停火的
而這陣子美國國內總有人念叨“不能讓中俄貿易鉆空子”,如今拿關稅說事,多少有點往拜登時期“小院高墻”的路數上靠。可真要這么干,中美剛緩和的經貿關系怕是又要起波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