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愛康國賓發布最新聲明,稱愛康完成內部核查及外部專家評估確認無責,愿接受第三方權威機構鑒定。全文如下:
關于近日網絡上所傳的張女士所謂的愛康“十年體檢結果未提示癌癥風險,確診已是腎癌晚期”的投訴,愛康醫療團隊已完成對張女士的歷年體檢報告與檔案的核查,并聘請外部專家協助進行數據分析和評估,確認愛康對張女士的腎臟檢查不存在瑕疵,報告結論與腎臟超聲檢查實際情況一致,不存在對于腎臟檢查漏診或誤診情況,進一步確認愛康無責。愛康愿意接受第三方權威機構的鑒定,并為此承擔一切責任和法律后果。
經過愛康內部存檔核查,結合張女士向媒體公布的資料,張女士近幾年體檢及腫瘤診斷情況如下:
2023 年 10 月,愛康在張女士的體檢報告中,提示“右腎鈣化灶,左腎錯構瘤可能”。
2024 年 10 月,張女士在北京某康復醫院的體檢報告中顯示“右腎囊腫,右腎可見一低回聲,大小:3.5cm × 2.8cm,呈分葉狀,血流信號豐富:至醫院進一步檢查,隨訪”,關節與脊柱一欄顯示 “未見異常”,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發光法)”數值在正常值范圍。
2024 年 11 月,張女士在北京某醫院進行手術,該醫療機構的《病理檢查報告單》載明,張女士所患癌癥的分期為“pT1aNxMx” ,即癌癥早期階段(1a),報告中沒有確診癌癥轉移。
2025 年 2 月,張女士自稱在國外某醫院進行了檢查,其提供的檢查報告的中文翻譯顯示: “轉移至腰椎(L4)的癌,切除。與透明細胞腎癌的轉移一致”。在張女士給上文北京某康復醫院的律師函中,張女士聲明“后在其他醫院確診出腎癌,惡性,并轉移至腰椎,骨癌四期(晚期)”。
如果張女士向媒體公布的上述 2024 年 11 月的《病理檢查報告單》和 2025 年 2 月的檢查報告屬實,以及其有關轉移至腰椎、骨癌四期(晚期)的聲明屬實,則張女士的腎癌從 2024 年 11 月被診斷為“腎癌早期階段”發展到 2025 年 2 月的“腎細胞癌轉移至腰椎、致骨癌晚期”僅用了 3、4 個月的時間,證明張女士所患的腎癌發展速度極快。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 2023 年 10 月在愛康體檢,報告提示張女士“右腎鈣化灶” ,也就是超聲檢測時并無癌癥跡象,到 2024 年 11 月,張女士在北京某醫院手術,病理確診為早期腎癌(分期為“pT1aNxMx” )。而參考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腎癌樣本的生長速度范圍從0.2厘米/年到6.5厘米/年,張女士在愛康體檢時沒有腎癌跡象到一年后初次發現早期腎癌大小為3.3cmx3cmx3cm,屬于腎癌的生長速度范圍內。再次明確,體檢后初次發現的是早期腎癌,并非晚期。
對于張女士用以佐證的檢測了十年顯示正常的癌胚抗原CEA,根據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2022版《腎細胞癌診療指南》,癌胚抗原CEA不能用于腎細胞癌的風險評估,與腎癌無關。在體檢中,癌胚抗原CEA被用于其他一些器官的風險評估。
綜合上述事實基礎,愛康經過內部醫療團隊緊急調查及外聘專家的第三方核查,確認愛康在對張女士的腎臟的檢查中,不存在漏診或誤診情況,更不存在張女士所稱“假體檢”。愛康完整保留了張女士腎臟超聲檢查的影像圖片文件,只要張女士同意,愛康可以馬上公開張女士的超聲檢查影像圖片,公開透明,接受醫療專業人士以及公眾的審核。
從2013年到2023年,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連續10年在愛康國賓進行體檢,從未檢查出患癌風險,卻在2024年被確診為癌癥晚期,引發關注。
7月17日,當事人@張曉玲律師 在騰訊新聞熱問上發文講述事情經過,她稱自己年年體檢。
張曉玲表示:“2023年去體檢的時候發現了右腎鈣化,我問他們鈣化啥意思,他們還說沒問題,很正常,就像你手指頭劃破了,結痂了,那也叫鈣化,所以不用擔心。”
“24年8月底我開始腰疼,老好不了,后來我就約了北大康復的體檢,還特意跟檢查醫生說我腰比較疼,你著重給我看看。過幾天他就給我打電話,說你有囊腫,建議到醫院里再進一步檢查,后來我去北大國際,讓醫生看了我的體檢報告,他給開了個增強CT,他看報告,說你這個右腎從影像里邊看有透明細胞癌。”
進行右腎摘除手術后,病理顯示為“透明細胞型腎細胞癌”。由于手術后仍感覺身體不適,張曉玲在2025年2月又到國外的醫院進行了檢查,結果被確診為“腎癌骨轉移”,而且骨轉移已經達到了晚期程度。
張曉玲稱,她此后咨詢過多位專家級的醫生,都告知她,她所患的腎癌和骨轉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病情肯定不會如此嚴重。
來源 | 大象新聞、九派新聞????
編輯 | 婕米 責編 | 阮固 審核 | 劉永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