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本是好事,但任何時候,生命通道都不該為人性讓步!
7月15日傍晚,遼寧朝陽大凌河景區的臨河路上,一支百余人的老年暴走團身著紅衣白褲,舉著廣告旗列隊前行,將道路占去四分之三。
警燈閃爍的兩輛消防車和一輛救護車鳴笛示意,卻被隊伍硬生生逼停,僵持近兩分鐘后,救護車無奈靠邊讓行,暴走團則保持隊形繼續前進。
“生命通道”為何要給健身隊伍讓路?這群老人又憑什么如此“理直氣壯”?
官方回應:從“素養問題”到法律爭議
7月17日,這段視頻在網絡上流傳開來,迅速引發熱議,視頻中,救援車輛的警燈閃爍和警笛聲清晰可辨,而暴走團的冷漠態度讓許多網友感到憤怒。
相關話題很快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閱讀量突破億次,然而,當地派出所輕描淡寫地定性為“素養問題”,承諾“聯系負責人批評教育”。
朝陽市文明辦表示“已記錄將作處理”,景區管理處也以“沒有相關規定”為由,稱將“研究處理,而朝陽市體育局緊急撇清:“該活動非官方組織”。
這件事情引發了輿論海嘯,網友普遍認為,消防車和救護車承擔著搶救生命和財產的重任,任何延誤都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
此次事件中,救援車輛最終選擇讓行,避免了進一步的沖突,但這并不意味著問題得到了解決,如果類似情況發生在真正的緊急任務中,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暴走團的霸道實則是長期縱容的惡果,早在2024年5月,就有居民在領導留言板投訴該景區暴走團擾民。
當時管理部門曾出臺“限寬3米、禁廣告旗、控音量”等規定,然而這些措施形同虛設,最終釀成今日局面。
人民日報的評論一針見血:“尊老是美德,但規則不分年紀,不能搞例外”,當年齡成為“免責金牌”,老有所樂便異化為“老無所忌。”
事件的核心爭議在于路權歸屬,景區管理方隨后解釋,受阻的消防車和救護車當時是為“凌河之夏”活動備勤,并非執行緊急任務。
這一說法被暴走團組織者抓住作為擋箭牌:“他們沒拉警報,不算緊急”,法律的天平在此刻顯現微妙傾斜。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執行緊急任務的救援車輛享有絕對優先權,即便此次車輛屬于“備勤”,其潛在的應急屬性也應受尊重。
但要是僵持中突發緊急任務,暴走團拒不避讓就涉嫌違法,可處五日以上拘留,有網友憤怒表示:“這不是素養問題,決不能以法不責眾處理了事。”
當120人的暴走團隊伍在景區道路上與救援車對峙時,他們高舉的廣告旗暴露了更深層的利益鏈條。
據朝陽市體育局工作人員透露,大凌河景區每天活躍著七八支徒步隊伍,“每支隊伍都有自己的贊助單位”,商業贊助驅動下的暴走團,早已從單純的健身活動異化為流動廣告平臺。
信源:
正觀新聞2025—07—19——逼停消防車、救護車,“老年暴走團”還想往哪走?
新京報官微2025—07—18——老年“暴走團”阻礙消防車救護車通行,派出所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