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世界技能博物館內掀起一場跨越文化的技能熱潮——上海國際青少年互動友誼營之“技動青春”活動在此啟幕。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140余名中外師生穿梭于百年工業遺址改造的技能殿堂,親歷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匠心對話。
世界技能博物館是世界技能組織認可、全球首家冠以“世界技能”之名的博物館,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世界技能組織三方共建。博物館于2023年正式對外開放,展廳里展示了來自五大洲的39個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國家和地區的800余件展品。
同學們剛步入展區,象征“衣食住行”的四大互動裝置瞬間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裝置前圍滿了他們躍躍欲試的身影。在第二展區“成功的全球運動”內,1953年的斑駁焊槍與2017年阿爾伯特·維達獎杯并肩陳列,也吸引不少同學駐足凝視這些榮耀時刻。
在參觀游覽環節之后,一場榫卯拆解比賽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
一些同學動作迅速,在主持人解說尚未完時,便高舉榫卯的解構部件,引發全場驚呼。“榫卯實在是太精妙了,即使是看著復原視頻我都沒法拼裝回去。”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位同學說。
現場同學們還體驗了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技藝,拓印出了世界技能博物館的圖案。
技能體驗之后,第44屆世賽餐廳服務項目選手陳亦凡向同學們詳細地科普世界技能大賽并分享了自己作為世賽選手的成長經歷。
在分享的尾聲,陳亦凡用一句話鼓勵同學們:“你無需披風成為英雄,一雙巧手足以改變世界。”現場掌聲雷動。
活動最后,世界技能組織市場與傳播部總監肖娜?布瑞克,市場與傳播部經理辛西婭·烏穆倫吉,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宣教中心主任鄧震環,世界技能博物館館長杜娟,解放日報文化傳播中心總經理吳長亮一起為12名“榫卯快手”與8名世賽知識競賽的優勝者頒發了“世賽技術小能手”證書。世界技能組織市場與傳播部總監肖娜?布瑞克表示,這場活動非常有意義,通過技能,加深了世界各國的青少年的交往和友誼。
當各國少年在世界博物館的穹頂下齊呼“Master Skills, Change your Future”時,聲浪中已聽見2026上海世賽的青春回響。
本次“技動青春”技能體驗活動是7月15日世界青年技能日的系列活動之一,由上海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事務執行局、上海市對外友好協會、上海市青年聯合會主辦,世界技能博物館協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