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小麗正在為一輛稱心的電動車苦惱。
一千多元的雅迪已經騎了三四年,車架外觀已經磨損了不少。聽說九號電動車智能且時尚,就琢磨著想換一輛九號電驢。
可打開九號公司的官網一看,小麗傻眼了。最貴的電摩標價27999起,自己看得上眼的車型款式就沒有5000元以下的,最喜歡的機械師售價居然飆到了一萬以上。
為一輛兩輪電動車,一個月的工資就沒了,小麗接受不了。
有數據顯示:九號車主家庭年收入中位數12.8萬元,與新能源汽車分期用戶高度重合,說明其本質是精打細算的中產家庭。
然而,動輒大幾千元的價格,正在讓眾多的中產對九號望而卻步。
翻開九號公司的財報,一輛輛兩輪電動車,宛如一臺臺的印鈔機,給九號貢獻著超高的毛利。
2024年,九號公司總營收142億,同比增長38.87%,相當于每天進賬3890萬! 凈利潤10.84億,同比更是猛增81.29%,比打工人漲薪速度快10倍。
今年一季度更夸張:營收51.12億,同比增長99.5%,凈利潤4.56億,同比增長236%,看勢頭,今年又是暴賺。
這其中,電動兩輪車的貢獻成了絕對主力。
2024年,九號公司總共賣出260萬臺電動兩輪車, 門店開到7600家,已經比奶茶店還密集。根據今天最新的數據,截至7月18日,九號公司的兩輪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800萬臺,刷新行業新記錄。
九號公司原本主業是電動平衡車,在2019年切入電動兩輪車賽道后,電動兩輪車迅猛增長,已成為九號公司第一大營收來源,毛利率更是吊打一眾競爭對手。
與同行業相比,九號公司電動兩輪車單車售價明顯高于傳統廠商。
2024年,雅迪電動自行車單價平均為1347元/臺,2023年為1380元/臺,而2024年九號公司兩輪車平均出廠價約為2774元/臺,2023年也高達2876元/臺 ,單車售價是雅迪的兩倍以上。
毛利率方面,2024年,雅迪控股的毛利率為15.2%,愛瑪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為17.4%,同樣定位中高端市場的小牛電動毛利率也僅為12.4%,而九號公司的兩輪電動車毛利率卻高達21.1%。
今年一季度,九號公司毛利率已接近30%,遠高同行。在傳統品牌還在卷價格戰的時候,九號公司以智能化為旗號,躺著大賺溢價。
但如今,智能化的大旗并非只有九號一家能打。
而且事實上,眼下整個兩輪電動車行業都在積極投身于智能化與高端化布局,九號公司的競爭優勢正遭受全方位沖擊。
一方面,雅迪、愛瑪等品牌在智能化與高端化產品上的逐漸完善,九號公司在這一領域原本的領先優勢正被迅速蠶食。
不僅雅迪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新車,從智能防盜到車輛狀態實時監測,功能不斷豐富。愛瑪也同樣不甘落后,以“科技、時尚”為定位,不斷加大自主研發投入,提升用戶體驗,鞏固市場份額。
而小牛電動憑借極簡設計與智能互聯,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華為等科技企業攜生態鏈優勢跨界而來,試圖以“硬件 + 軟件 + 服務”的全場景生態顛覆行業。
總之,九號公司在電動自行車行業智能化與高端化進程中,雖有先發優勢,但如今正面臨來自傳統巨頭和新興勢力的夾擊, 其市場份額正面臨被多方瓜分的危機。
另一方面,雅迪、愛瑪向高端智能化領域拓展,還能夠輕松吸引對價格更為敏感,但又希望嘗試智能化產品的消費者,因而更容易捕獲中產用戶的芳心。
而相比之下,九號公司主要扎根于高端市場,用戶群體本來就相對小眾。 九號公司既想持續拓大市場份額,但定價又明顯高出同行。
因此體現在價格體系上,九號公司經常被指“價格體系混亂”,“買完就降價,背刺老用戶”,并因此引發了大量投訴。
有用戶直接在黑貓平臺投訴稱,“九號電動車短時間價格波動大,涉嫌價格欺詐”。
有報道援引一位深圳用戶的投訴稱:自己在今年5月11日以4759元的價格在九號官方旗艦店購買了FZ110型號的九號電動車,并于當天核銷提車。但時隔僅5天后的5月16日,大促價顯示活動價3960元就可以提車,二者價差799元。
早買了5天,799元就這樣被“收割”了,很多中產的心在滴血。
進入7月暑期后,更大力度的降價再度上演。有網絡推廣文章宣稱:
九號F90M是一款新國標電動車,真實續航可達到90公里,原價4999元,價格戰期間大幅度降價1400元,只需要3599元即可入手,購買電動車,同時贈送兩年盜搶險。
還有報道顯示:在京東平臺,九號電動出行旗艦店的產品評論區已被“攻陷”,眾多差評的原因都與“價格背刺”有關。而該店客服解釋稱,不同時間段有不同的活動,沒辦法保證購買的價格是歷史最低價格,店鋪也沒有保價活動。
相比之下,和九號公司不支持價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雅迪、愛瑪等品牌的線上官方旗艦店,則支持7天價保。
“九號要追求高毛利,就必須維持高定價,但這對擴大市場又不利,矛盾之下,就只有先定高價再降價,犧牲老用戶了。”一位分析人士如此說。
“技術進步是智能化的利器,也是不斷降低成本讓利消費者的利器。高祿峰和王野都是技術出身的創始人,為什么只想著用技術和智能的旗號去維持高溢價和高毛利,而不是去降成本讓利消費者呢?”上述人士說。
九號電動車,你會買嗎?歡迎交流互動。
免責申明:
本文數據及觀點均基于公開信息所作個人分析,均不構成對投資的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