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車圈有個討論火了:智能駕駛到底該按 “60 分及格” 還是 “90 分優秀” 的標準上市?這事由朱西產教授的觀點引發 —— 他覺得智能駕駛該像學生考試,60 分就算及格,能讓多數車企 “畢業”;而華為的高標準像 “90 分門檻”,會把其他車企擋在門外。這話一出,立刻炸了鍋,有人覺得 “有道理”,更多人卻追問:“智能駕駛關乎生命,60 分真的夠嗎?”
其實這不是華為第一次因 “標準” 被討論。早在之前,余承東就公開說過:“按華為的標準,很多廠商的車根本不能出廠。” 當時不少人覺得他 “太較真”,直到最近朱教授的觀點出來,大家才發現,這背后是兩種行業邏輯的碰撞:到底該用 “最低標準” 讓行業 “快跑”,還是用 “安全底線” 讓行業 “穩走”?
先說說朱教授的 “考試類比”。他覺得,要是都按華為的高標準,只有華為能達標,其他車企沒機會,行業會失去活力。這個想法看似在替中小車企考慮,但網友一句話就戳中了要害:“智駕不是考數學,考砸了能重考;這是開在路上,出了事沒機會重來。” 有人舉了個更扎心的例子:“要是外科醫生 60 分就能給人開顱,你敢躺上手術臺嗎?這是拿生命在賭!”
這話沒說錯。智能駕駛本質是 “替人開車”,哪怕一次失誤都可能出人命。就像我們考駕照,科目一、科目四的交規考試必須 90 分才及格 —— 因為開車關乎安全,標準本就該比普通考試更嚴。要是交規 60 分就及格,馬路上怕是要多不少 “馬路殺手”;同理,智能駕駛要是 60 分就能上市,那些在高標準下能避免的碰撞、誤判,可能就會變成實實在在的事故。
更現實的問題是,現在不少車企的 “60 分”,其實是 “自封的 60 分”。朱教授說 “怕其他車企跟不上”,但行業現狀是:有的車企剛達到基礎避障能力,就敢宣傳 “媲美 L4”;有的連復雜路口識別都沒過關,卻號稱 “端到端第一梯隊”。這些 “60 分吹成 90 分” 的宣傳,早就讓消費者暈了頭。一旦真按 60 分標準放行,會不會有更多車企 “躺平”—— 反正及格就行,何必花力氣升級技術?
更糟的是 “一人犯錯,全行業背鍋”。就像之前有車企的智駕系統出了事故,明明是自身技術沒過關,卻有人說 “智能駕駛都是騙人的”,連華為這樣技術扎實的企業都被牽連。要是標準降到 60 分,類似的事故只會更多,最后大家對 “智能駕駛” 的信任被消耗,受損的是整個行業。余承東擔心的正是這個:“要是全行業都靠降低標準走捷徑,中國智能駕駛就沒未來了。”
項立剛之前說得很實在:“做手機出問題能返修,做汽車出問題可能毀掉一個家庭。” 他提到余承東的堅持 —— 華為做通信出身,對 “安全” 有骨子里的執著,通信系統要保證 99.9999% 的可靠性,汽車安全更不能含糊。余承東不是 “故意提高標準刁難人”,而是知道:智能駕駛的安全不是 “做不到”,是 “愿不愿意下功夫”。比如電池碰撞不起火,不是沒技術,是愿不愿意在材料、結構上多投入;復雜路況的精準識別,不是做不到,是愿不愿意在傳感器、算法上花成本。
有人說 “高標準會讓車企成本太高,消費者買不到便宜車”。但項立剛也提到,華為的邏輯是 “先靠技術站穩,再靠規模降本”—— 就像早期智能手機,先進技術一開始貴,普及后自然會降價。要是一開始就用 “60 分標準” 妥協,技術沒進步,成本再低也是 “低質低價”,最后還是拼不過別人。
還有人替華為委屈:要是真按 “60 分及格”,那 “90 分優秀” 的價值該怎么體現?就像考 60 分和考 90 分的學生,不該只有 “能畢業” 這一個結果。網友建議的 “分級認證” 其實有道理:60 分發基礎證書,能在簡單路況使用;90 分發高級證書,允許在復雜路況使用,還能享受保費優惠、政策支持。這樣既給了中小車企空間,也讓華為這樣的企業有動力繼續升級 —— 但前提是,60 分的 “及格線” 必須守住安全底線,不能是 “湊活能用”。
說到底,朱教授擔心的 “行業活力” 和大家擔心的 “安全底線”,其實不矛盾。行業需要包容進步,但不能包容 “拿生命冒險”;需要給中小車企機會,但不能讓 “低標準” 成為偷懶的借口。就像余承東說的:“不是要限制誰,是要讓大家都往高處走。”
智能駕駛的終極目標,是讓開車更安全、更輕松,而不是 “能開就行”。60 分的標準或許能讓行業 “熱鬧起來”,但 90 分的追求才能讓行業 “立起來”。畢竟,沒人會希望自己坐的車,智能駕駛系統是 “剛及格” 的水平 —— 安全這事兒,多高的標準都不算過,少一分的妥協都可能出問題。
現在行業爭論得越兇,越說明大家在乎智能駕駛的未來。與其糾結 “60 分還是 90 分”,不如先統一一個共識:安全是不可讓步的底線。在此基礎上,優秀的企業繼續沖刺 “滿分”,追趕的企業努力 “達標”,這才是中國智能駕駛該有的樣子 —— 不是比誰跑得最快,而是比誰能跑得又快又穩,跑向真正能讓消費者放心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