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反內卷。
周末的外賣大戰,來到第三周。
早上打開APP,發現18.8的紅包還在,不過使用門檻提高了,0元購沒有了。
其實前幾天就有苗頭:
7月15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出《聯合抵制價格補貼“內卷式”競爭》的倡議書。
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三家外賣平臺企業,要求理性競爭,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當然,我更覺得應該是:
7月底政治局會議馬上要召開,供給側去產能和反內卷將是重要內容。
簡單捋一下今年的外賣大戰。
3月份:
美團突然在即時零售發力,涉足到電商領域,阿里忙著All in AI,沒工夫搭理電商的事,京東有點坐不住了。
于是京東挑起輿論戰+補貼戰,聲勢搞得很大,但是有點雷聲大雨點小,后期跟不上了。
6月份:
阿里在AI上面被卡住了,一方面大模型芯片被卡脖子,另一方面大家一直期待的9月份蘋果手機搭載千問大模型,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通過。
所以,今年阿里的AI戰略受挫之后,發現京東跟美團正在打即時零售戰役,而且參考了京東的戰術,直接把外賣跟電商打通,用一個互聯網很早的說法,是不是另一種生態化反,笑。
當然,阿里的手筆比京東大多了,上來就是高標準高目標:
猛砸500億,把日訂單穩定在8000萬。
為什么是8000萬?
因為美團的日訂單是9000萬,基本上是平分天下了。
美團也不會坐以待斃,而且捍衛基本盤的決心更大,前有京東,后又阿里,美團表示:
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勝利。
事實證明,也確實勝利了,在第一周,美團就把日訂單干到了1.2億,在第二周更是干到了夸張的1.5億,差距又拉開了。
京東呢,這一輪大戰沒有聲音了,第一輪后期就有點補不起了,而且作為后來者,準備也不充足。
當然,這次外賣還有一個時間節點的關系:
夏天天氣熱,本來就是外賣高峰,而夏天最高頻的就是奶茶。
阿里和美團都準備在這個夏天一決高下。
大家陪著他倆多喝了好多杯免費奶茶。
當市場都以為,外賣大戰要到秋天才打完的時候。
約談來了,叫停內卷。
很多人都在問,這次外賣內卷大戰,對誰有利,值得嗎?
當然是對消費者有利,成本主要由平臺和商家承擔。
究竟是平臺承擔的多,還是商家承擔的多?
以我的觀察,商家在這次外賣大戰在普遍提高了線上價格,為了彌補成本,應該還是平臺補貼的多一點。
而且,由于補貼對平臺利潤的侵蝕,三家港股股價都一度持續大跌。
散戶也買了一些單。
最后一個問題:
這次外賣大戰,值得嗎?
美團作為守擂者,從始至終都是被動應戰,看來是守住了。
京東作為挑戰者,應該是一種絕地反擊,但是效果不明顯。
阿里作為中途加入者,獲益更大,市場份額應該會有增加。
至于對餐飲行業來說:
燒了幾百億,打通了更多入口,拉動了更多消費需求,但同時也減少了堂食,消費者在補貼之后,消費的需求能保持嗎?
恐怕很難。
比如,我暑假想買個surface 12,但是國補沒了,感覺價格太坑,就下不去手了。
以此類推,喝了兩個星期0元購的奶茶,會再花十幾塊喝奶茶嗎,恐怕也不會吧。
在一個消費降級的當下,燒錢的受益也比較少。
另外,叫停也是好事,幫大家控血糖了,笑。
不過雖然0元購被叫停了,但是補貼應該還會繼續。
就這樣。
都洗洗睡吧。
時隔十年,重磅會議果然召開:
但是跟十年前不同,跟小作文說的完全不一樣。
都知道二季度樓市急轉直下,樓市肯定要有相關政策,這次會議有釋放哪些信號嗎?還有哪些政策空間?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 局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