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樓,被俗稱“大褲衩”,多年以后,央視大樓的洋人設計師“庫哈斯”在國外媒體的采訪中公開承認央視大樓的設計中包含了某些隱喻。
高樓林立的北京城,作為現代和古代歷史文化交融匯聚的城市,儼然成為了人們的心之所向、打卡圣地。
在摩天大樓云集的地方,有一處極為顯眼的地標建筑,那里成為了游客們不得不去觀光瀏覽的地方,正是在一眾建筑中異常顯眼的央視大樓。
誰也想不到,幾十年的變化,竟然讓央視大樓和蜿蜒萬里的長城、雄偉壯觀的故宮、十八橋洞的頤和園,成為了并列的存在。
擰成麻花一樣的造型,顯得別致又新穎,走近一看,赫然發現上面列著四個大字——央視大樓!
這樣獨特的外觀充滿了生機勃勃、搞怪離奇,卻唯獨少了些鄭重莊嚴,和眾人印象中的辦公大樓迥然不同,作為人才匯聚之地,這個地方卻被群眾戲稱為“大褲衩”。
央視大樓建造外觀,似乎是兩條腿屹立在天地之間,中間呈現中空,頂部有棱有角,模樣有些“搞怪”,似乎不太符合“力學”設計,在一眾“規規矩矩”的建筑之間,是妥妥的“現眼包”。
正是靠著這樣奇怪的“造型”,央視大樓成為了打卡地,每當游客前往北京旅行,都要參觀這座“奇形怪狀”的大樓,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這樣的建筑,在北京這樣一個擁有著千年文化歷史的城市,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似乎太過于標新立異,也失去了央視大樓獨有的穩重,與中國古代建筑的莊重、大氣,更是沒有半毛錢關系。
堂堂央視大樓,這是什么造型?后來,人們才知道,原來,央視大樓的設計者是一位洋人設計師!
央視大廈位于北京商務中心區,地段是一等一的優越,內部包含了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慶典廣場等標志性建筑。
因為建筑外形十分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世界十大建筑奇跡,還在后續被評為全球最佳高層建筑,光是央視大樓,就招攬了來自世界各地絡繹不絕的游客,為北京經濟做出了很大貢獻。
央視大樓總共包含52層,高度為234米,2004年10月21日開始動工建設,一直到2012年5月16日竣工,耗時將近8年,耗資人民幣近200億。
其中,央視大樓設計費用就高達3.5億人民幣,這樣一個“大褲衩”造型截至目前,依舊很受群眾歡迎,成為了一道獨特而又靚麗的風景線。
有的群眾也會好奇,為什么那位洋人設計師要將央視大樓設計成“大褲衩”?難道當時就沒有什么更好的提議,或者是更加大氣磅礴,能夠凸顯中國文化氣息的設計了嗎?
這位洋人設計師來自于荷蘭,名叫庫哈斯,聲名在外,曾是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普利茲克建筑獎被譽為建筑界的“諾貝爾獎”,含金量非常高。
當時中國準備建設央視大樓也是花費了很多心思,而庫哈斯的設計風格可謂是一枝獨秀,以標新立異、千奇百怪、不走尋常路的設計而聞名于世,很多作品都相當具有辨識度。
當中國向庫哈斯發去邀請的時候,他思考了一下,就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隨后更是揚言,要為中國首都北京建造一所獨一無二的建筑。
央視大樓建造成功之后,就迎來了一波“非議”,無關造價、也沒人質疑技術問題,但是卻唯獨對造型提出了質疑。
央視大樓的外觀確實夠獨特,庫哈斯說到做到,但這樣的外觀與造型,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大褲衩,因此,后續,央視大樓就多了一個稱號,且搞得人盡皆知。
對此,央視以及庫哈斯設計團隊都給出了較為權威且官方的解釋,這樣標新立異的造型,主要是追求“結構張力”,進一步實現“空間互聯”。
為此,群眾間的議論紛紛才算是告一段落,直到外媒對庫哈斯的一段采訪錄音流出,其設計團隊成員承認,在大樓造型設計的時候確實帶了一些象征意味。
央視邀請庫哈斯時,對庫里斯十分尊重,畢竟誰能想象得到這樣一位享譽全球的設計大師有時候竟然會如此“不靠譜”呢?時至今日,依舊有人對央視大樓的外觀進行吐槽。
央視大樓因為外觀獨特得以聞名,甚至成為了打卡景點,當初庫哈斯及其設計團隊的有意為之,卻陰差陽錯間讓央視大樓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意外收獲。
如今,央視大樓造型依舊備受爭議,問題時至今日才被重視,或許正是遲到的反思,有時候也需要莫大的勇氣,去提出質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