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信網 責編:戴慧慧 2025-07-19 10:53:20
信網7月19日訊 專業社工精準對接需求,青春志愿者溫暖八方來客,全域服務網織就青島西海岸最暖風景線。7月18日,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在金沙灘啤酒城盛大啟幕。作為節會核心承載區的薛家島街道同步啟動“情滿啤酒節 愛在薛家島”全域志愿服務項目,近200名身著統一紅馬甲的專業志愿者迅速鋪開服務網絡。
這支以年輕機關干部、社區骨干為核心的志愿隊伍,在開幕式當晚化身流動的“服務燈塔”——從交通疏導到文化導覽,從應急救護到維權支持,用青春熱忱點亮了西海岸的夜色。
專業社工+志愿服務需求導向精準服務
為破解大型節慶服務“供需錯位”難題,薛家島街道創新采用“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模式。
為精準捕捉游客需求,青島理工大學高級社工師劉世穎副教授帶領社工團隊提前1個月走訪游客、商戶及居民,收集游玩、交通、安全等核心訴求237條,聯合青島西海岸斑馬救援隊、文旅部門優化服務動線。
為整合全域資源,發布“情滿啤酒節”旅游打卡電子地圖,設置12處志愿服務站、8類權益保障熱線,掃碼即可一鍵獲取停車、維權、醫療等實時信息。
項目啟動前,聘請了專業或專職人員對志愿者們開展了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交通引導、流動攤販勸導、急救技能、糾紛調解,確保志愿者“上崗即勝任”。
這一模式讓服務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游客掃碼地圖即可查閱24小時維權通道,這種 “服務在身邊、維權不跑路”的治理溫度,既讓游客玩得安心盡興,更讓治理成效可感可觸。
青春力量綻放:年輕機關干部展先鋒風采
開幕式現場的“志愿紅”中,一群身影格外醒目——他們是來自薛家島街道辦事處的青年機關干部。
12名年輕干部主動請纓擔任組長,在高人流區承擔調度任務,人均服務超5小時;
當晚,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青春笑臉,肩頭曬紅的印記與汗水浸透的馬甲,成為游客鏡頭里的“最美風景”和微信朋友圈的高頻曝光圖片;
“這些年輕人刷新了我對公務員的認知!”來自河北的游客李女士感慨,“他們專業又親切,像自家孩子一樣貼心。”
全民共建溫情網:市民游客共繪文明底色
志愿服務的感染力迅速蔓延,市民主動成為“編外志愿者”。
當晚,人流如梭,車水馬龍,志愿者們積極引導電動車到指定位置擺放,一位社區阿姨用紙殼制作了“電動車擺放處”的指引,專程送到服務站,當志愿者連聲道謝時,這位阿姨說:“這是咱們自家的節日,能出點力是應該的。”
70歲老街坊組成“銀齡引導團”,在公交站協助維持排隊秩序,與青年志愿者默契搭檔。
留學生志愿者索菲亞用中英雙語幫老人指引就餐酒店位置,游客豎起大拇指:“這就是青島!”。
全域覆蓋的志愿服務成效顯著,開幕式當晚處理兒童走失求助3起,接受法律咨詢20余次,處置輕微擦傷12起,提供導覽服務超1.6萬人次。
志愿星光點亮“啤酒之城”金名片
夜色中的金沙灘啤酒城,200名志愿者如星辰散落12個服務點位,串聯起一張有溫度的服務網絡。
從“應急救援護平安”到“法律咨詢撐腰桿”,從行李寄存到兒童看護,十大精細化服務覆蓋游客全周期需求。
打卡地圖涵蓋了微醺巴士旅游景點交通線路、景點、酒店等吃喝玩樂指引,眾多的游客通過掃碼精準找到了自己的旅游需求信息,這種被溫情服務的感覺令諸多游客感慨不已。
志愿者講述薛武侯、唐島灣、金沙灘等歷史和風景名片,讓文旅資源“開口說話”,游客笑稱“比導游更生動”。
正如薛家島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鋒所言:“我們采取‘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的模式破解大型節慶精準服務不到位問題,把游客體驗作為治理效能的 ‘試金石’,讓服務場景成為治理延伸的‘實踐場’,讓游客記住的不只是啤酒的酣暢,更是這座城市的溫情。”
夏夜的金沙灘畔,啤酒的麥香與志愿者的汗水交融。當年輕干部俯身為一對老人扣緊安全頭盔,當市民主動為迷路游客點亮手機導航,當斑馬救援隊攜急救包穿越人海奔赴求助點——薛家島用行動詮釋著“情滿啤酒節”的深意。
這份情,是專業精準的服務設計,更是全民共建的文明自覺。它封裝在每一份地圖指引、每一次微笑解答中,讓青島西海岸的夏天,永遠值得奔赴。(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