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那個穿布鞋的老爺子宗慶后,人走了才一年,熱鬧就來了。仨自稱是他“私生子”的娃,拿著美國護照,跳出來跟“獨生女”宗馥莉搶家產。好家伙,說好的“民族企業家”、“勤儉持家”呢?合著后院早就“開枝散葉”了。大兒子96年的,小兒子17年生的,老爺子72歲還當爹。
娃哈哈公司那回應更絕,“家族內部事務”,這不就是默認了嘛。更逗的是,網傳說家產分四份,宗馥莉這明面上的“獨苗”只拿一份,那仨“美籍娃”拿三份。一邊喊愛國,一邊讓“龍種”入美籍,這算盤打得,隔著太平洋都聽見響兒了。
這劇本眼熟不?太眼熟了。澳門賭王何鴻燊,那可是“封建大家長”的“活教材”。四個老婆,十七個娃,五千億家產。好家伙,這配置放清朝王爺府都算頂配了。他們家搶家產那才叫年度大戲。一會兒老爺子說股份給二房了,一會兒又說是被“搶劫”了,幾個老婆帶著兒女你方唱罷我登場,記者會、直升機、隔空對罵,比TVB狗血劇還精彩。長房勢弱,二房掌權,其他幾房虎視眈眈。
賭王活著時就被當“人肉道具”搶來搶去,念個聲明都跟提線木偶似的。人走了兩年,親姐還跟親妹對簿公堂,就為爭“老爺子到底藏了多少錢”。這豪門恩怨,說白了就是現代版“妻妾成群”加“嫡庶之爭”,大清律例在錢堆里還魂了。
說到女人,想起那個“風流才子”蔡瀾。老爺子一把年紀,總愛給女人“指點迷津”,說什么女人最大的悲哀不是嫁錯人,是沒志向、沒眼界、沒勇氣重啟人生。聽著挺通透,教女人要“真實、自由、獨立”,要“求進步”。
說得真好聽,可轉頭看看他自己呢?人家可是得意洋洋地自曝,從14歲起,平均一年換一個女朋友,總共61個。然后對著鏡頭跟魯豫說:“當你喜歡一個女人時,你會好奇她在床上是怎樣的。”這……跟他自己標榜的“尊重女性”、“欣賞獨立”是不是有點分裂?他把這美其名曰“風流不下流”,說自己“從不強迫”。可這“收集”女友的架勢,跟收藏古董花瓶有啥區別?女人在他那兒,更像是他“人間好玩”游戲里的一個“玩伴”或“藏品”。他教女人獨立,自己卻玩著最老套的“才子佳人”(或者說“才子多佳人”)游戲。
你以為就他們仨?這“封建殘余”的名單長著呢。“大劉”劉鑾雄: 這位香港富豪,那可是出了名的“女星狙擊手”。關之琳、李嘉欣、蔡少芬……名單一長串。原配寶詠琴陪他打江山,結果呢?后院起火,身心俱傷早逝。大劉自己身體垮了,換腎保命,最后“扶正”了甘比。他那后宮戲碼、爭產風波,一點都不比賭王家遜色。這不就是活脫脫的“有錢任性”,把女人當戰利品和生育工具?
成龍大哥:“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這話一出,多少男人仿佛找到了“理論依據”?婚外情,私生女(“小龍女”吳卓林),家庭關系一團亂麻。他事業成功是沒得說,但在處理男女關系、家庭責任上,那股子“大男子主義”和“家丑不可外揚”的封建思維,根深蒂固。那句“名言”,本質上就是為自己開脫,把個人錯誤甩鍋給“男人本性”。
你以為只有上新聞的才這樣?多少有點錢、有點勢的男人,暗地里搞“三妻四妾”的少了?養外室、生私生子,在他們那個圈子里,可能都算不上新鮮事。只是沒鬧到臺面上而已。這風氣,在某些地方某些階層,簡直成了“標配”。
扒開這些光鮮亮麗的大佬皮,里頭塞的都是啥?
-- 多子多福,開枝散葉:甭管是明著娶幾房(如何鴻燊),還是暗地里生一堆(如宗慶后),或者像種馬一樣“廣撒種”(如蔡瀾、劉鑾雄),骨子里還是封建時代那套“子孫滿堂才是福”、“延續香火”的老思想。覺得生的孩子越多,自己越能耐,家族越興旺(雖然最后往往搞成爭家產大戰,打得頭破血流)。
-- 男尊女卑,女人如衣:在他們眼里,女人是什么?是“成功”的裝飾品(如蔡瀾收集才女明星),是生育工具(如何家各房拼命生娃爭寵),是滿足欲望的對象(如劉鑾雄),是“穩定后方”的保姆(如宗慶后原配、成龍原配林鳳嬌)。他們嘴上可能尊重“獨立女性”,但潛意識里,女人還是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蔡瀾教導女性要進步,自己卻玩著最不平等的游戲,就是最絕妙的諷刺。
-- 家產傳男(或傳寵)不傳賢?嫡庶有別?看看何家,長房凋零邊緣化,二房強勢掌權。宗家,明面上的“獨女”可能還不如暗地里的“兒子”分得多。爭產大戰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封建宗法制度里那套“誰得寵”、“誰是兒子”、“誰是正室所出”的幽靈在作祟。現代法律(非婚生子女平等繼承權)反而成了他們混亂關系的遮羞布或新戰場。
-- “老子有錢老子說了算”的大家長思維:他們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或文化聲望,在“家”里也習慣了一言九鼎。覺得自己的錢和勢,可以擺平一切,包括倫理、家庭責任和基本的人倫情感。把伴侶、子女都視為自己龐大“家業”的一部分,可以隨意安排、處置(比如安排子女婚姻、決定財產分配)。宗慶后讓女兒和二房“看護人”一起留學,何鴻燊晚年被各房當道具爭搶,都是這種思維下的悲劇。
說真的,大清亡了,但這些“土皇帝”的夢沒醒。甭管他們是穿布鞋的、玩賭的、耍筆桿子的、拍電影的,還是搞地產的,扒開那層“現代成功人士”的皮,骨子里殘留的,還是“土皇帝”那一套:想要后宮佳麗三千(數量上不達標,但心思一樣),想要兒孫滿堂(多多益善,管他明里暗里),想要唯我獨尊(家里家外都得聽我的),想把家業當封建王朝傳下去(管他妻妾嫡庶,搶去吧)。
錢和權,放大了人性的弱點,也給了這些早該扔進歷史垃圾堆的封建思想,披上了一件“現代”的、金光閃閃的外衣。你說宗馥莉、何超瓊這些女兒們,受著頂級教育,管著龐大企業,牛不牛?真牛。可她們再牛,也逃不脫她們老爹親手織就的那張充滿封建殘余的家族大網,得替老爹收拾“三妻四妾”、“兒女成群”留下的爛攤子。這本身,就是最大的悲哀和諷刺。
所以啊,看這些大佬們的熱鬧之余,咱也琢磨琢磨:這都21世紀了,大清棺材板都爛透了,怎么還有這么多人,抱著那套腐朽的玩意兒當寶貝呢?是錢燒糊涂了,還是骨子里那點“封建余毒”壓根兒就沒清干凈?一句“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真是把遮羞布扯得既敷衍又理直氣壯。醒醒吧大佬們,時代真的變了,這套玩意兒,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