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嚴冬的孕育和盛夏的淬煉,華語原創音樂劇的種子破土而出。7月18日,2024-2025“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工作坊在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拉開帷幕。原創作品《八角亭謎霧》《不良執念清除師》《無形之刃》,分別呈現了精華片段,在行業專家、媒體及核心觀眾的見證下“破殼”。
本屆孵化計劃自2023年末啟動征集,共收到來自144位創作者的80份投稿。經過層層篩選,這三部作品以其獨特的創意視角、扎實的文本基礎與動人的音樂潛力,晉級至孵化核心階段。
孵化賦能,新作初綻
三部作品題材風格迥異,體現孵化機制對原創作品的深度滋養與顯著提升。在專業導師團隊的保駕護航下,不僅故事內核更加凝練,舞臺表現力也實現質的飛躍。
《八角亭謎霧》是少有的“二次孵化”成功案例,其獨特的藝術追求與潛力已在上一輪工作坊中獲得認可。這一次,編劇陸越穎把筆墨著重在核心人物的刻畫上,推動這場對人性溫柔的叩問深入內心。在音樂上,作曲唐飛則更清晰地融入了《江兒水》《皂羅袍》等戲曲曲牌,在懸疑與戲曲的融合中,形成了主要角色鮮明的音樂動機。在孵化導師劉亮佐的指導下,《八角亭謎霧》的舞臺表達上更加成熟,凸顯故事的懸疑性和情感的厚重度。
《不良執念清除師》改編自愛奇藝的同名奇幻喜劇,音樂劇版的挑戰在于如何在保留原作天馬行空想象力和溫暖治愈內核的同時,適應音樂劇的敘事邏輯與舞臺容量。在導師馬達的協助下,主創團隊成功實現了關鍵性的提煉與聚焦:對龐雜的人物關系和支線進行了大刀闊斧卻精準的取舍。
孵化過程中的另一突破是音樂風格的創造性探索,張瑋倫的作曲融合了豐富多元的音樂元素,賦予故事情節強烈的趣味性和戲劇動感,同時又不失對“孤獨”“身份認同”等主題的溫情烘托。張瑋倫表示:“做演員時,我只要站在人物角色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可成為作曲之后,我需要從更宏觀的客觀視角去分析文本,然后再站在角色主觀立場上去思考音樂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音樂結構。”
《無形之刃》改編自懸疑小說,在導師肖杰和導演施哲明的共同引導下,創作團隊做出了關鍵的決策:高度濃縮人物關系,使故事節奏更緊湊、戲劇沖突更集中,為挖掘核心人物的內心世界提供更充分的空間。張曉丹的音樂創作強化了敘事性與心理描摹,節奏把控得當,收放自如。首次參加孵化計劃的肖杰導師表示,孵化的過程是一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與青年創作者們的創作邏輯非常貼合。
核心引擎,夢想工場
作為中國音樂劇產業引領者,上海文化廣場正發生著一次戰略升級——從“引進好戲”到“孵化好戲、培育人才、構筑生態”。
2024年,文化廣場發起“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創作十課,邀請17位頂尖的音樂劇創作人、制作人、學者加入孵化計劃體系,圍繞作曲技法、編劇策略、導演構思、產業研究等多個專業面向,進行深度分享與研討,完善孵化生態的培育鏈條。音樂劇編劇、作詞、作曲等創作人才通過“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的平臺嶄露頭角,獲得專業指導與實踐機會,持續為行業輸送新鮮血液。
在“自由孵化”之外,孵化計劃的“特邀孵化”賽道亦有新亮點。音樂劇《寶玉》于今年5月完成上海首演,實現了從孵化工作坊到完整商業制作的里程碑式飛躍。文化廣場的首部“特邀孵化”作品《麥克白夫人》口碑與市場雙豐收,將于今年9月載譽歸來,國際演員吉安·馬可·夏雷提和凱瑞·艾利斯全新加盟。原創音樂劇《功夫》進入緊鑼密鼓的創排階段,瞄準2025年10月國慶檔首演。而另一部重磅作品《蘭陵王》在近期公布了令人振奮的新進展。
截至目前,孵化計劃已成功推出原創音樂劇作品十余部,其中《南唐后主》《生死簽》《對不起,我忘了》《無法訪問》《南墻計劃》《麥克白夫人》《寶玉》等實現商業制作,在全國各地累計演出超過270場。2025年,《南唐后主》《南墻計劃》《無法訪問》等佳作將繼續全國巡演旅程,將原創力量播撒到更廣闊的場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