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最新戰地武器報告顯示,全球因集束彈藥直接導致的戰場人員傷亡比值仍在上升。僅在海灣戰爭關鍵夜晚,10分鐘內,空襲中陣亡士兵人數高達2000,相關戰地視頻與衛星圖像,至今震撼全球。戰場的瘋狂,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戰爭的“死神裁決”
1991年2月26日深夜,伊拉克軍隊正沿著科威特與伊拉克邊境的80號公路撤退。那是世界軍事史上極具爭議的“死亡公路”事件之一。聯軍偵察機鎖定撤退車隊,情報實時傳送至美軍空中指揮系統。A-6E入侵者攻擊機隨后出動,率先用Mk20 Rockeye II集束炸彈對車隊首尾實施封鎖,隨后A-10攻擊機和F-16戰斗轟炸機輪番上陣。
集束彈藥的攻擊方式與傳統爆炸物完全不同。一枚母彈打開后,數百顆子彈藥如同鋼雨般灑落,每一顆都帶有獨立殺傷能力。密集的子彈藥像極了“空中掃射”,覆蓋整個公路,任何未掩蔽的目標都無法幸免。衛星照片顯示,80號公路上汽車、坦克、裝甲車、巴士密密麻麻,爆炸后的殘骸綿延數十公里。美軍空襲行動僅十分鐘,2000名伊拉克士兵當場陣亡,數萬人徹底喪失抵抗意志,舉起白旗投降。
80號公路不僅見證了現代空軍技術的極致壓制力,也成為全球人道爭議的焦點。2025年6月,聯合國裁軍事務署發布的最新數據統計: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因集束彈藥直接造成的平民傷亡已超過12萬人,未爆子彈藥遺留問題依然嚴重。聯合國數據顯示,海灣戰爭期間,投放在科威特境內的集束彈藥約有100萬枚子彈藥,至今尚有7%未被完全清除。
軍事技術的冷酷演化與倫理挑戰
集束彈藥為何如此致命?從結構上看,這種彈藥設計初衷就是“反集群殺傷”。當目標密集、空間有限、敵人處于撤退或集結時,集束彈藥的殺傷效率遠超單一炸彈。每顆母彈內裝填數十至數百枚不同類型的子彈藥,有的用于對付鋼甲,有的專門針對步兵、運輸車輛。2025年6月,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報告再次強調,集束彈藥的最大問題不僅是瞬時殺傷力,更在于“未爆彈藥”極難清理,埋下長期人道隱患。
在海灣戰爭后的三十余年間,集束彈藥先后在南聯盟、阿富汗、敘利亞、烏克蘭等地被使用。北約1999年轟炸南聯盟時,大量集束彈藥落入民用區。人權觀察組織2025年最新調查顯示,南聯盟戰區遺留的集束彈藥導致當地每年仍有平民傷亡事件發生。烏克蘭戰場上,集束彈藥再次成為國際輿論焦點。美國在2023年宣布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俄羅斯警告將堅決報復。僅2025年上半年,烏克蘭東部村鎮因未爆集束彈藥造成的傷亡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8%。
集束彈藥帶來的不僅是戰術層面的勝利,更讓人類社會直面戰爭倫理的極限挑戰。2025年6月,《集束彈藥公約》締約國大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公開批評集束彈藥的使用違背國際人道法原則。盡管已有123國簽約,但美、俄、中等大國依然拒絕加入,致使全球范圍內集束彈藥的生產和使用未能徹底終結。
數字、真相與“戰爭遺產”
伊拉克撤軍之夜,80號公路上混雜著坦克、卡車、民用轎車,許多車輛裝滿了從科威特劫掠的物資。從衛星視角看,這條公路猶如一條“鋼鐵長龍”。聯軍轟炸后,車輛殘骸與尸體交錯,溫度高達千度的爆炸將金屬扭曲成奇異形狀,地面上還留有大量未爆彈藥。公開資料顯示,轟炸直接炸毀車輛數以千計,目擊記者拍下的照片成為全球反戰標志。
關于傷亡人數,戰后統計長期存在極大爭議。美國國防部情報局2025年6月更新的官方檔案,仍堅持“200-300人死亡”的保守數字,但獨立人權組織、媒體走訪及聯合國報告均認定,事件當天的實際死亡人數遠超官方數據。部分聯合國調查員估算,死亡人數至少在800-1000,個別高估數據曾提及2000人。投降士兵人數同樣巨大,海灣戰爭結束時,伊拉克軍隊共8萬余人被俘,其中大多數正是撤退途中主動投降。
集束彈藥的未爆彈藥問題,成為戰后國際社會最大“戰爭遺產”之一。科威特政府2025年6月在聯合國報告中透露,時至今日,仍有大約460平方公里的土地存在危險區,尚有大量未爆彈藥未能排除。每年清障人員因誤觸引爆而受傷事件屢見不鮮。報告還顯示,戰后五年內,超700名平民死于未爆彈藥爆炸,尤其是兒童和農民為主要受害對象。
戰爭決策下的困境與國際法的現實挑戰
海灣戰爭的爆發,與伊拉克的經濟困境密不可分。薩達姆政權因長期與伊朗戰爭欠下巨額債務,入侵科威特意圖借石油出口維持政權。美國及其盟國迅速組建聯軍,促成“沙漠盾牌”與“沙漠風暴”兩輪軍事行動。軍事技術的極致應用,將伊拉克百萬大軍徹底擊潰,但也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倫理爭議推上風口浪尖。
2025年6月,國際紅十字會發布年度報告指出,集束彈藥的最大爭議點,在于其“無差別殺傷”——無法區分士兵與平民、軍用與民用目標。日內瓦公約明令禁止攻擊已經投降或失去戰斗能力的武裝人員。聯軍方面則辯稱,撤退車隊攜帶武器,仍具威脅性,未正式投降,空襲屬于合法軍事打擊。圍繞這一事件的國際法爭議,至今未有定論。
媒體的作用在此場戰爭中格外突出。大量戰地記者趕赴現場,“死亡公路”照片成為全球反戰運動的象征。美國國內在目睹慘烈畫面后,社會輿論壓力陡增。時任總統布什在目睹衛星照片后,于1991年2月28日宣布停火。有人認為正是這些“視覺證據”,推動了停火決策,也引發了美國國內外對軍事行動合法性的廣泛討論。
參考資料:美媒: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3.75億美元軍事援助 包含集束炸彈等
2024-09-26 11:29·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