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稱,美日韓日前在濟州島南部上空實施B-52H領銜的三邊演習。 同一天,首爾國防部大樓里,美日韓參謀長的圓桌會議把“對朝延伸威懾”寫進聯合紀要。B-52H翼展56米、可攜27噸彈藥的陰影掠過半島,韓國KF-16與日本F-2左右護航,雷達反射面在朝鮮西海岸的防空屏上亮得刺眼。這是該型轟炸機2025年在半島的第一次亮相,卻已是三方今年第二次同類演訓——6月18日,它們才在東海劃出過同樣的三角航跡,間隔不足一個月。
朝鮮國防省把這次空中編隊稱作“核打擊預演”,并給出量化回擊:今年美國在半島周邊出動戰略打擊平臺的次數已刷新紀錄,連帶演習天數、參演兵力、出動架次全部翻倍。朝中社沒有公開具體數字,但韓國國家情報院向國會提交的簡報可互為印證——該院統計,僅上半年,美韓聯演累計時長比去年同期多出43%,日方飛機跨境支援的次數也從4次增到9次。
B-52H戰略轟炸機(資料圖)
B-52H盤旋的同一天,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飛機降落在平壤順安機場。這是繼去年9月朝鮮領導人訪俄后,莫斯科派出的最高級別外交代表團。拉夫羅夫把普京的親筆信遞給朝鮮領導人,信里只有一句重點:“俄羅斯會盡全力為盟友保駕護航。”俄方隨后把這句話放進了公開通報,西方外交官把它視為正式安全承諾。
承諾背后有看得見的籌碼。韓國國情院上周評估,朝鮮已向俄烏戰場輸送超過一萬名士兵,并準備追加第二波輪換;作為交換,俄方被衛星捕捉到向清津港運送原油和軍用衛星組件的船只。美國智庫CSIS把這條航線的月度流量換算成數字:成品油從年初的每日30噸,在6月已抬升到每日200噸,翻了近七倍。
B-52H戰略轟炸機(資料圖)
拉夫羅夫在記者會上補了一句:任何試圖對俄朝安全構成威脅的舉動,都將遭遇“同步反制”。這句話的指向性沒有遮掩——美日韓三邊機制正在把“自由之刃”演習從海上搬到空中,再搬到網絡空間;9月的下一輪操演已在議程表上,科目涵蓋反導、反潛、網絡攻防。韓聯社提前拿到的內部文件顯示,三方計劃把F-35A、宙斯盾艦、陸軍特戰小組第一次同時塞進同一片演練區,規模比2024年11月的第二次“自由之刃”擴大約四成。
半島的溫度計還在升高。美日韓用演習頻次和戰略武器密度劃線,朝鮮用火炮口徑與導彈射高回應;俄羅斯則在另一條戰線加碼,把遠東軍區的兩架圖-95MS調到海參崴,與朝鮮東部機場的米格-29進行聯合巡航演練。三方、四方、五方的動作像齒輪一樣咬在一起,每一次轉動都在壓縮誤判空間。
B-52H戰略轟炸機(資料圖)
B-52H返航的航跡尚未消散,濟州島西南空域留下三條白色尾跡彼此交錯,像是把半島南端的藍天切成幾塊。俄羅斯駐韓使館的推特賬號在當晚發了一張舊照片:2019年符拉迪沃斯托克,普京與朝鮮領導人并肩站在太平洋艦隊的甲板上。配文只有一句話,“歷史會記錄誰是真正的守護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