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戲服、臉譜,還有刺繡,真是太好看了,我太喜歡了。我們的民族真是了不起,我要把陜西民俗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是寶雞市陳倉區虢鎮街道在組織開展暑期關愛關心轄區青少年活動中,姜凱一同學參觀陳倉區社火博物館時發出的感言。
近年來,虢鎮街道關工委立足青少年兒童需求,秉持“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向遠而行”理念,堅持“關愛+培育+成長”全鏈條護航,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匯聚“三方力量” 齊心共繪關愛“同心圓”
黨建引領聚合力。街道黨工委將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黨工委、辦事處年度重點工作清單,專題研究部署。各村(社區)黨組織按照“一村社一品牌”思路打造特色教育陣地,形成“黨政主導、村社聯動、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五老”賦能添動力。充分發揮“五老”隊伍核心作用,12支志愿服務分隊等團體協同聯動,以青少年需求為導向提供專業服務60余人次。開展座談交心、成果展示等活動8場次。社會參與增效力。招募社會愛心人士,成立“愛心媽媽”幫扶小組,通過“入戶探訪+電話回訪”,先后開展“愛心媽媽潤童心”等關愛留守兒童活動73場次。
“看到孩子們在活動中長知識、明事理,能發揮余熱,為下一代做點事,我們這些老同志打心眼兒里高興!”參與宣講活動的退休教師王大爺笑著說。
筑牢“三個陣地” 全心打造成長“童樂園”
思想教育陣地“鑄魂”。充分挖掘紅色人文資源,開展“文化傳承與法治教育新年第一課”等活動15場次。厚植愛國主義沃土,采用禮贊“五四”唱紅歌、“緬懷英烈”主題班會、講思政課、讀書分享等多形式、多維度加強思想教育80余場次。實踐育人陣地“賦能”。依托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悅享初心黨群服務驛站等22個驛站、5個農家書屋,以理想信念、傳統文化、關愛保護、法治教育為重點,開展致敬“最可愛的人”、“護苗”安全課、巧手繪泥塑等活動36場次,惠及兒童600余人次。關愛幫扶陣地“暖心”。對困難家庭青少年、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群體進行摸排建檔,鏈接社會資源,幫扶困境青少年14人,關心關愛困難兒童9人,為困境兒童點亮微心愿29人。聯合區婦聯、新華書店等開展“情暖六一 與愛同行”留守及困境兒童慰問和“書香飄萬家 閱讀伴成長”圖書捐贈等活動10余場次。
“之前孩子一直想要一套繪畫工具,沒想到‘微心愿’活動真的幫他實現了,現在他每天都抱著畫本涂涂畫畫,可開心了。”困境兒童家長劉女士感激地說。
踐行“四大行動” 傾心破解培育“新難題”
深化“健康育苗”行動。將對青少年的安全教育“置頂”管理,先后攜手區消防大隊等單位開展“防震減災我能行”應急疏散、“夏日戲水需謹慎”防溺水安全和“防患未‘燃’”火災逃生演練等活動,不斷提高全體師生防范自救能力。開展“法治護航”行動。聯合區法院、區檢察院、虢鎮強制戒毒所開展“法治進校園”專項行動,通過參觀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邀請法官、檢察官講授等形式,在轄區學校開展“向違法犯罪行為說‘不’”、“6·26”國際禁毒日宣傳等法治教育活動30余場次。創新 “文化培育”行動。扭住傳統文化節日等時機,在植樹節前組織青少年開展“手植綠意 擁抱春天”微景觀制作體驗,在世界閱讀日前開展“共沐書香伴成長”主題閱讀,在元宵節開展“歡歡喜喜鬧元宵”猜燈謎等活動,筑牢文化根基。保駕“心理健康”行動。從“心”開始守護成長,西堡小學以“現場+直播”的方式開展“做情緒的主人”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受益師生1000余名。虢鎮初中開展“接納情緒·擁抱快樂”情緒管理講授,幫助學生學會接納情緒,掌握管理情緒。中街、東街等社區以“兒童親子交流”為主題舉辦“童心同行,健康成長”家校共育活動。
“虢鎮街道位于主城區,社會環境相對比較復雜,加之轄區學校多,關心關愛下一代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整合社會資源,優化成長環境,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臺階。”虢鎮街道關工委主任耿榮政說。
責任編輯:劉旸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