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這名字不止一次在中國體育迷的彈幕里刷屏,東京奧運三跳滿分的逆天操作讓多少人一夜入坑,但最近“全紅嬋身材發福、正式退出新加坡世錦賽、疑似退役的消息又把她推上了話題榜,甚至一度有人喊她“是要擺爛了嗎,先別急著站隊,真要拆開看,這事沒那么簡單,輿論場上誰都能發言,懂球的還是得冷靜聊聊這臺戲。
先說最直觀的變化,照片不會騙人,全紅嬋這半年確實圓了一圈,回湛江老家摘荔枝、釣魚的照片網上傳得飛快,這身材變化在跳水圈里絕對算大新聞,畢竟跳水這項運動,對身體重心、起跳爆發、空中協調要求極高,胖一圈,動作難度、入水水花、甚至最后的打分都可能受影響,全紅嬋之前的“教科書式動作背后是極致自律,現在體型變化明顯,外界質疑聲也就來了,網友們一邊點贊一邊調侃,場外熱度比場內還高,這就是體育的殘酷和真實。
但身材不是全部,傷病也是隱形殺手,全紅嬋的腳踝舊傷、腰部勞損反復發作,這套組合拳打得她措手不及,很多人只看到她奧運臺上的光芒,忽略了背后日復一日的消耗,曾經引以為傲的207C,如今空中翻轉沒以前那么利落,入水水花也不再干凈利落,傷病+身形發福,這是雙重打擊,不得不說,職業運動員的巔峰期就是這么脆弱,網友們刷屏“全紅嬋要退役了,其實也是一種不舍和遺憾。
新加坡世錦賽退賽,其實就是個信號,全紅嬋請假回廣東康復,這波操作直接讓退役傳聞發酵到頂點,但她本人在采訪時明確表態——會積極康復,目標是今年11月的全運會10米臺,態度很堅決,沒打算放棄,可體育圈就是這樣,成績才是硬通貨,萬一全運會成績不佳,退役幾乎成了大概率事件,球迷嘴上說尊重選擇,心里還是怕失去這位天才少女。
問題來了,如果真的退役,全紅嬋能去哪,網上流傳的“退役安置4選1方案倒也不是空穴來風,第一條是進大學深造,暨南大學的錄取通知已經到手,這條路很現實——畢竟文化課一直是她短板,大學能補課還能混個文憑,國家也鼓勵運動員這樣轉型,第二條是轉型做教練,全紅嬋的經驗和知名度擺在那里,完全有資格帶新人,傳幫帶、留在體制內,這套路不少老運動員都走過,第三條是徹底放棄體制,自主創業,頂著流量紅利做商業,聽起來很美,但現實里想當“下一個鄧亞萍沒那么容易,商業頭腦、抗壓能力都是硬要求,全紅嬋目前顯然還沒準備好,第四條就是回歸家庭享受生活,這點其實挺現實,多少運動員退役后選擇低調生活,補償陪伴家人的遺憾,網友可能覺得可惜,但對本人來說未必不是另一種幸福。
外部環境也不容忽視,跳水隊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國家隊的容錯率極低,奧運冠軍也不能永遠高枕無憂,陳芋汐、張家齊一眾小將不斷沖擊,主力位置輪換隨時可能發生,傷病恢復得慢、狀態起不來,說白了,大家都要為成績負責,沒人能永遠吃老本,運動員職業生涯短暫,轉型窗口期稍縱即逝,這才是全紅嬋這波爭議的底色。
輿論場上總有極端聲音,有人為她點贊“傳奇,也有人陰陽怪氣地喊她“時代過去了,但冷靜看,全紅嬋其實一直沒擺爛,面對質疑她選擇了正面回應,依然把目標定在全運會,能不能再亮一把,這得看天時地利人和,畢竟競技體育沒有劇本,誰都無法預判下一個高光時刻會不會再來。
說到底,全紅嬋這事既有個人選擇,也有體制環境的無奈,大家都期待她繼續創造奇跡,但也要接受她或許就此轉身的現實,運動員的退役不是失敗,而是人生的另一種開始,陳芋汐送祝福不是客套,這圈子里誰都懂這份辛苦,網友們與其盲目對噴,不如多點耐心和理解,畢竟,全紅嬋無論繼續拼搏還是轉型安穩,都值得點贊。
最后要說,體育世界永遠不缺天才,也永遠不缺爭議,全紅嬋的未來還在路上,屬于她的故事還沒寫完,球迷該做的,就是繼續關注、理性發聲,剩下的交給時間和她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