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聯賽一場常規對決,開拓者102-83大勝火箭,分差一度讓比賽失去懸念,賽后卻因為一個年輕人的名字在圈內炸開了鍋——楊瀚森,這哥們21分鐘出場,7投3中砍下8分8板5助3帽,數據不算爆炸,但正負值直接拉到+19,這在夏聯這種“練兵場里已經很能打了,看數據之外的東西,才是懂球人該聊的點
先說籃板和卡位,火箭這邊今天陣容偏矮,導致不少籃板直接掉到楊瀚森手里,照理說籃板數據是“水了點,但看比賽過程,他不怎么死磕卡位,更多是靠預判和落點判斷,搶下來的都是實打實的二次進攻機會,這種球感不是一朝一夕練出來的,哪怕對手不給你壓力,你也得有能力把球撿到手,這就已經說明問題了
更有意思的是楊瀚森在場時的整體影響力,開拓者攻防節奏突然就變得井井有條,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高位持球觀察隊友,動輒來一個“人到球到的擊地妙傳,或者一記15號位的擋拆順下,順帶還能吸引夾擊,輕松分球,偶爾遇到對手放單防,他也敢持球碾進去,用轉身頂一頂,雖然核心力量還差點意思,終結球時常有點“軟,但整體思路很清晰,打得不慌不忙,像極了小一號的約基奇
問題擺在這兒:夏聯表現真能說明一切嗎,開拓者16順位選他到底是“血賺還是“虛高,外界爭議其實一直沒停過,這次連約基奇都被拉出來“背書,場外影響力直接拉滿,賽后媒體人和隊內記者幾乎一邊倒地夸他,說什么傳球天賦和球商不是練出來的,抗壓能力極強,連Danny Marang都直接拉了“小約基奇標簽,照這個架勢,吹上天都不嫌多
但冷靜點想,夏季聯賽的強度其實有限,楊瀚森目前最大短板也很明顯,核心力量還得補,體能分配也需要打磨,遇到真正的NBA級別對抗,能不能挺住還是個問號,大家都知道,夏聯數據水分大,真刀真槍干起來,別說8+8+5+3,能不能站住每場20分鐘還得打個問號,開拓者把他當“克林根替補養,短期內壓力不大,但想指望即插即用、立刻兌現天賦,肯定還得給時間
話說回來,現在這批新秀里能把“持球大核打法玩得這么順手的,確實不多,楊瀚森的三分、護框、傳球、腳步移動樣樣都有,全面性拉滿,關鍵是球商夠用,懂得怎么調節狀態,場上不飄,場下也不怕輿論壓力,這點挺難得,尤其是他自己賽后攤牌,直接說“表現好你們就夸,表現不好你們隨便罵,這種心態放在NBA新人里,絕對是頂級配置,畢竟聯盟里最怕那種玻璃心,外界一捧一踩就迷失方向,楊瀚森明顯不是這路數
再說輿論這一塊,開拓者這波操作其實挺會造勢,賽前特意放出楊瀚森和約基奇的合影,媒體跟隊記者輪番造勢,連約基奇中國行都要cue一句,Casey Holdahl直接讓約基奇點評楊瀚森,約老師也沒客氣,笑著說很期待和小楊對決,還說他表現很全面,說白了,這波操作就是給楊瀚森“站臺,外網一看,直接把小楊和約基奇、申京、薩博尼斯一塊拿來比,雖然有點夸張,但流量和熱度都到位了
問題來了,開拓者這波到底是撿到寶還是被熱度帶節奏了,歷史上夏聯“刷爆的新秀最后泯然眾人的例子數不勝數,反過來也有一堆夏聯被嘲最后成巨星的故事,楊瀚森目前最大優勢是全面和心態,短板就是力量和持續性,能不能真正站穩腳跟,要看新賽季常規輪換里的表現,畢竟夏聯只是開胃菜,真槍實彈才是硬通貨
最后說一句,楊瀚森的故事其實挺有意思,從選秀被質疑到夏聯被瘋狂點贊,再到約基奇親自打call,這一系列操作讓開拓者球迷著實過了一把癮,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NBA不會只看天賦,更看你能不能把天賦轉化成穩定生產力,楊瀚森能不能成為“下一個約基奇,這事現在還真不好下結論,咱們還是多看一場是一場,別急著下定論,畢竟球場從來不缺逆襲和翻車的故事,下賽季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