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有一個共同的“爸爸”,但日韓之間的矛盾向來不小,要不是美國摁著這兩個恐怕早已經動手了互毆了。
即便沒有打起來,兩國為了0.18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經打破了頭,想方設法搶過來。
一個叫它竹島,一個叫它獨島,從擺事實、講依據,到后來的口誅筆伐,再到實際行動,兩國鬧得不可開交。
但這個島到底該屬于誰,吵了幾十年還是沒有結果。
但凡日本拿出一個歷史依據,韓國就緊隨其后,找一個更靠前的歷史來反駁。
日本也不與它廢話,直接開始設紀念日,建紀念館,發表白皮書。
日本的歷史主張
日本把自己的賬算到了17世紀,聲稱在1618年的時候,漁民從當時的江戶幕府手中拿到了捕魚的許可證。
準許他們在后來的竹島方向捕魚,靠著這個島和周邊的海域養活了眾多的日本漁民。
為此,日本還不知道從哪里扒拉出來了當時的許可證和一些殘破不堪的打漁用具。
這還不算完,他們又找了一本1667年《隱州視廳合記》,篤定地說這本書當中明確記錄了竹島的歸屬。
它是隱岐群島的一個小島,隱岐這個大群島都是屬于日本的,更不用說其中的某個小島了。
然后到了近代,日本又搬出了明治時期的內閣會議記錄。
記錄顯示,在1905年的時候,竹島成了島根縣的管轄范圍,并正式獲得了新的名字,叫竹島。
然后就是戰后日本領土的范圍問題,當年的合約關于日本領土是個什么范圍,那是有明確說法的。
可小日子不認,他們只認舊金山合約,說到大家在舊金山開會的時候可能說竹島的事,所以竹島還是日本的。
基于以上的歷史事實,日本對韓國所作所為十分的不滿意,因此在1954年他們向國際法院起訴了。
日本搬出了歷史事實,韓國同樣也搬出了自己的歷史依據,而且以韓國人的尿性,他們的歷史事實只會多不會少。
韓國的歷史主張
韓國發揮自己一如既往的神話能力,把時間無限的往前延長了。
他們說到,6世紀的時候,新羅已經開始對獨島實施管理了。
那個時候國王征服了一個叫于山國的地方,這個于山國就有可統治著獨島,所以韓國也間接的征服了獨島。
從6世紀開始,獨島就是韓國的。
關于這一點呢,真的是缺乏詳細的歷史記錄,別說日本懷疑了,國際社會對此也有懷疑。
但韓國可不管這些,依然自顧自的尋找新的歷史證據。
日本不是找了一個1618年的歷史嗎?那么,韓國找的歷史要比它更早,更有說服力,所以他們找到了1417年世宗實錄。
在這份記錄里邊詳細的記載了于山島,就是當初的那個于山國,也就是后來的獨島,是當時朝鮮的領土。
世宗是有詳細記錄的,再往前的太宗同樣有著明確的記載。
太宗時期說,當時的于山島有很多的居民,那里會運出竹子,芋頭,水牛皮等稀罕物,這些都是朝貢給朝鮮的。
可關于這一點與獨島的實際就對不上號了,因為島上根本不產這些物價。
然后,韓國又搬出了1696年肅宗時期的巡查記錄,明確指出與郁陵島巡查使張翰不僅巡查過獨島,還做了明確的記錄。
日本不是在1905年把獨島劃到了島根縣名下嗎,所以韓國就搬出了1900年的大韓帝國敕令。
那年的命令當中,可是把獨島劃到了郁陵郡管轄。
至于日本行為都是發生在侵略朝鮮時期的,所以都是非法行為。
說完了各自的歷史依據,就看一看現實當中他們都干了些什么?
韓國的行動那是真快,早在1952年,李承晚就單方面劃了線,直接管了獨島。
之后就有了1953年獨島義勇隊登島的事情,升了國旗,建了房子,并開始駐軍。
日本見到這種情形便開始想別的辦法,他們首先設置了紀念日,又在白皮書、藍皮書當中反復念叨竹島問題。
還跑到國際法庭要起訴韓國,可韓國連理都不理,更不用說應訴了。
不僅如此,李明博還親自去了一趟獨島,這惹的日本更加不高興。
現如今,雙方的爭執也逐漸轉變成口頭的謾罵,誰都不能左右誰,可島嶼的的確確掌控在韓國一方手里。
至于將來怎么樣,誰都不知道,可島嶼掌握在誰手里,誰就有較大的主動權。
這對于咱們來說,也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