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核心技術都是不能輕易出口的,尤其是涉及軍工領域,更是絕密中的絕密。
但就是有這樣一個國家,卻將他們導彈發射車其中一個型號的整條生產線轉讓給了中國。關鍵他們的特種牽引車技術還是世界前列,連美俄兩國都眼饞。這么豐厚的“大禮”,對中國來說的確幫助巨大。
這絕對不是他們“腦子一熱”,而是早就想好了的合作方案。
白俄羅斯的“回禮”
說起和中國關系友好的國家,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巴鐵”。誠然,巴基斯坦和中國關系很不錯,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國家和中國關系都很不錯,我國對于幾種“戰略關系”的劃分也相當明確。
比如俄羅斯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就是在經濟的基礎上,更強調政治和軍事等領域的協作互助。而白俄羅斯,就是比這少次一級的“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
按理來說,這樣的關系應該更側重于“全天候”,意思就是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雙方在經濟政治等領域的發展都將保持。
可白俄羅斯卻把他們MZKT某個型號的特種牽引車生產線全都轉讓給了中國,成為了如今“東風”導彈的國產輪盤式特種底盤的前身。
為什么白俄羅斯會對中國這么“鐵”呢?這背后還有一層歷史因素。
白俄羅斯曾經是蘇聯的一塊碎片,但如果你簡單了解了這個國家的歷史,對他們的感受就是一個字“慘”。
白俄羅斯地勢一馬平川,決定了他們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只能淪為各國勢力哄搶的“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的白俄羅斯可以說幾乎每一個家庭,往上數兩代,就有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親人。
即便戰后蘇聯整體上國家安定,但根深蒂固斯大林模式也和白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特點相差很大,在這過程中受到了不少傷害。
2010年,白俄羅斯先后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盧布貶值、西方經濟制裁等一系列影響,國家經濟風雨飄搖。
歐洲國家肯定是指不上,“大哥”俄羅斯同樣不好過,無奈之下,剛上任不久的盧卡申科就只好找到了中國。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中國當時向白俄羅斯提供了大約10億美元的貸款,給他們的經濟緩了一大口氣。盧卡申科對中國的援助表達了“溢于言表”的感謝,贊揚中國“巨大的經濟和精神支持”。
“他們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的支柱,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從未背叛我們,我們會繼續致力于友好互助政策。”
說完這句話后,盧卡申科就簽署了關于中國投資者在白俄羅斯企業私有化進程中的合作協定。
根據俄羅斯總理秘書佩斯科夫的說法,就連身為“盟友”的俄羅斯,當時也沒和白俄羅斯簽過這樣的協定,足以看出盧卡申科對中國的信任,也算是對中國“雪中送炭”的一個“回禮”。
白俄羅斯“找朋友”
白俄羅斯把導彈牽引車的產業線轉移給中國,讓美西方很多國家都很“眼饞”,于是美國就讓“國際開發署”在中文互聯網上,散播了不少這類謠言。
有的說,白俄羅斯把全套產業線全轉移給中國了,對中國多么信任之類的。但文章開頭我們也說了,白俄羅斯即便是“報恩”,也不會把全套產業線全轉移給中國,轉移的只是其中一個型號。
還有的“公知”直接反其道而行之,說白俄羅斯轉移給中國的都是淘汰落后的產品,真正先進的型號都在俄羅斯。
實際上,白俄羅斯明斯克輪式牽引機車廠掌握著全球領先水平,即便是蘇聯時期看起來就很離譜的“大當量”導彈,用的也都是白俄羅斯生產的牽引車。現在俄羅斯著名的“白楊”,用的也是白俄羅斯生產的M3KT系列的運輸車。
美西方之所以對白俄羅斯與中國合作這件事如此排斥,除了白俄羅斯的這項技術確實先進以外,更多的則是對白俄羅斯外交重心的不滿。
白俄羅斯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很“慘”,沒有足夠的礦產資源,沒有足夠的戰略縱深,文化歷史也被受立陶宛影響嚴重,以至于盧卡申科這位“鐵腕總統”,本身其實都不太會說白俄羅斯語。
白俄羅斯的國旗是紅綠配色,上面紅下面綠,分別象征著擊敗侵略者和希望與未來。但有人也說了,應該把這兩種顏色換一下位置,上面綠色下面紅色,畢竟這片土地上流了太多鮮血,城市街道上幾乎隨處可見烈士紀念碑。
自從1991年白俄羅斯獨立以后,中國很快就和他們簽署了建交協議,也成為了最早承認白俄羅斯獨立的國家之一。
盧卡申科和普京不同,因為歷史史上沒少被西方國家欺壓,所以一開始就堅定地走向“朝東看”的道路。
當然,這里的“東”一開始不只是東方大國,也包括地理位置上在白俄羅斯東邊的俄羅斯。
但很快白俄羅斯就發現了,俄羅斯在西方國家的制裁下也很艱難,美西方完全不顧他們的外交態度,只因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都曾屬于蘇聯,便對他們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壓。
于是白俄羅斯就徹底倒向東方,一邊不斷維持著和俄羅斯的“盟友”關系,給俄羅斯出口一點農產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另一邊也和中國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后續還升為了“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
在白俄羅斯,有塊特意劃出來的“中白工業園”,就是專門承接“一帶一路”倡議的工程。中國很多企業都在這個地方建立廠房,承接白俄羅斯轉移出來的工業生產線,同時也為當地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
雖說國家合作的基礎是利益,但白俄羅斯這些年對中國的態度確實不錯,已經像“巴鐵”一樣,超出了基本的利益合作,這也是中國“雪中送炭”換來的實打實的信任。
參考資料:
記走訪中國十五冶白俄項目:中企出海以實干與擔當展現大國風采——2019-06-10·環球網
外媒:白俄羅斯感激中國金融援助——2011-09-21·新華國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