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6日,意大利羅馬,在持續的熱浪中,人們在巴爾卡恰噴泉中納涼,當日氣溫高達40℃。圖源/視覺中國
一過六月,歐洲大陸正式入夏,熱浪也再度席卷而來。從葡萄牙到德國,從法國到希臘,氣象觀測到的溫度甚至一度飆升至46℃以上,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烈日灼燒下,城市變成“烤箱”,街頭噴泉擠滿人群。在這片空調普及率遠低于亞洲的大陸上,人們不得不靠濕毛巾、冰腳盆和瓷磚地板等“物理降溫”方式與極端天氣博弈。
熱浪連番侵襲
歐洲多國氣溫破歷史紀錄
2025年夏季,熱浪席卷整個歐洲,從地中海到英倫三島,無一幸免。
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Copernicus報告,2025年6月是歐洲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葡萄牙的小城莫拉(Mora)六月的日均氣溫達到46.6℃,刷新該國紀錄;西班牙塞維利亞連續三天突破44℃,多地進入“極端氣溫紅色警戒”狀態;西班牙氣象部門表示,今年6月份全境“極其炎熱”,“創下了歷史新高”,甚至超過了以往七八月的正常平均氣溫。
▲當地時間6月28日,西班牙巴塞羅那,游客們在國王廣場的陰涼處躲避陽光。圖源/視覺中國
據報道,7月以來,意大利、希臘和土耳其多個旅游城市已連續多日日間氣溫超過42℃,游客數量驟減、古跡管理壓力劇增。例如雅典衛城因“石板熱浪”反射效應,出現游客因中暑暈倒的情況,因此中午時段臨時關閉。法國南部城市尼姆、馬賽一度進入“極端天氣狀態”,公共交通、學校、戶外工地等大范圍暫停。
即便是以氣候溫和著稱的英國,也難逃熱浪侵襲。6月,倫敦希思羅機場氣溫曾達到33.6℃,打破當地6月歷史最高紀錄。這種氣溫曾被視為極端事件,如今卻成了“年度常規”。
氣象專家表示,此次熱浪來得比往年更早、持續時間更長、范圍更廣,涵蓋了法國、德國、意大利、克羅地亞、希臘等大部分中南歐國家。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持續多日超過40℃的高溫在歐洲并不常見。由于氣候變暖,此類極端熱浪未來將更加頻繁、更加致命。”
“歐洲正經歷氣候危機的新前線。”有媒體評論稱:“這個大陸曾以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著稱,而今,它正變成另一片沙漠。”在社交媒體上,“#EuropeIsBurning”(意為“歐洲正在燃燒”)一度登上多國社交媒體熱搜,成為今年夏天現實與情緒的縮影。
“無空調挑戰”下的“自救”:
風扇+冰碗、側睡瓷磚上
英國氣象局專家吉利安-凱博士指出,“超過40℃的可能性,在過去12年間增長了20倍。”西班牙氣象局代表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這次熱浪來得格外早,強度更高,且明顯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
盡管氣候專家早已多次警告極端天氣將成為新常態,但當酷熱真的撲面而來,這片沒有空調的大陸,仍顯得猝不及防。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RC)指出,這種極端熱浪加劇了城市“熱島效應”,使市中心平均氣溫比郊區高4–6℃,局部甚至超過10℃?。法國、意大利等國家不得不關閉學校,調整工時,強化用電保障;而更多普通人,則在“沒有空調的家”里,用冰水、濕毛巾和“夜間開窗”的方式,一寸寸熬過日間高溫。
▲當地時間7月2日,法國巴黎,人們通過消防水帶降溫。圖源/視覺中國
不同于亞洲和北美地區的高空調覆蓋率,由于環保、歷史建筑難以改造、高昂的人工成本等原因,大部分歐洲家庭和辦公場所并未安裝空調。有數據顯示,法國家庭中僅有25%配備空調,英國不足5%。這一現實使得高溫來臨時,居民不得不依靠一系列“土辦法”進行降溫。
在德國柏林,26歲的公司職員尤爾根表示:“我已經一個月沒在下午兩點前出門了,家里只能靠小風扇,和把瓷磚地面潑濕來降溫。”比利時安特衛普的索菲則坦言:“我掛著濕毛巾、反復擦身,用風扇對著噴水瓶吹風。家里沒有空調,也沒錢換新窗戶,這些就是我的全部選擇。”
社交平臺上,“#NoACChallenge”(無空調挑戰)成了熱門標簽。有人把床搬進地下室,有人拿出露營裝備“家中搭帳篷”。不少城市家庭還開始使用“風扇+冰碗”的組合制造“微型土空調”。還有人在瓷磚地板上浸腳、側臥休息。
歐洲新聞電視臺的建議指南也廣為流傳,包括:全天關窗防曬、夜間開窗通風、少用熱水、集中在房屋北側或背光房間活動,以及避免攝入高糖和高酒精飲品等。
高溫下的城市與公共系統
“重新設計”迫在眉睫
夏季的熱浪不僅影響了歐洲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給城市基礎設施帶來巨大挑戰。今年入夏以來,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地爆發森林火災,法國在一天內關閉了1900所學校,意大利禁止建筑工人在高溫時段作業,英國則因為核電站溫度超負荷,被迫臨時降低功率運行。
▲當地時間7月18日,法國馬蒂格,森林火災中濃煙在建筑物附近升起。圖源/視覺中國
歐盟正在快速制定應對策略,從城市結構出發對抗高溫。歐盟聯合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政策簡報指出:“增加城市綠化、推廣反射屋頂、引入噴霧系統和設置涼感庇護所,是對抗城市熱島效應的有效手段。”
但同時,“要不要全面推廣空調”在政策層面上引發爭議。一方面,空調的普及能有效減緩個體熱應激;另一方面,它也將帶來電力負荷、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大量增長。
氣候科學家弗里德里克-奧托在專欄中警告:“如果我們不停止燃燒化石燃料,這類致命的熱浪只會變得更加頻繁且更具破壞力。”她還補充道,歐洲國家應將建筑節能、城市綠化和社會公平同時納入降溫策略。
對于住在老舊房屋、沒有遮光窗簾、買不起電風扇的家庭來說,高溫不再只是“不舒服”,而是真正的生命威脅。
在倫敦,一位獨居老人在接受采訪時說:“窗戶連遮光布都沒有,我拿毛巾沾水蓋在身上,一個晚上起來七八次……我已經忘了上次睡完整覺是什么時候。”
歐盟統計局發布數據稱,僅6月,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已有超過2000人疑因高溫死亡。法國政府則承諾,未來三年將在老年公寓與社會住宅中增設冷卻設備,“這不是簡單的天氣新聞”。
紅星新聞特約記者 王薇 發自德國
編輯 楊珒 責編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