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聯賽本來就不是誰都能全身而退的舞臺,這回快船終于在掘金面前栽了跟頭,81比76的比分說不上“慘烈,但足夠讓人皺眉頭——三連勝就此終結,還是被一支同樣以年輕陣容為主的掘金硬生生掐斷,確實有點無力回天的味道,喬丹·米勒全場砍下23分14板,拼到最后卻還是沒能把隊伍扛回來,這種劇情熟不熟悉,像不像那種“孤膽英雄式的無力感,你說巧不巧。
開場其實就有些風向不對,掘金這邊霍姆斯一上來就造殺傷,罰球、跳投、搶斷一條龍,連續得分拉開局面,配合利德爾的中距離和內線強吃,第一節直接把快船壓到只剩2分的得分,開局7比2,十分鐘不到掘金就把比賽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里,雖然米勒及時站出來回敬三分,但那只是短暫的反擊,掘金這波“先聲奪人算是把氣勢給打出來了,21比11的首節比分,快船這邊進攻完全打不開,節奏被掐得死死的,球迷看得都要開始懷疑人生。
到了第二節,快船明顯想調整節奏,克里斯蒂和鮑德溫帶隊沖擊,但掘金那邊輪番沖擊籃下,科比·桑德斯、柯蒂斯·瓊斯這些“角色球員各自發揮,進攻點分散,快船防不勝防,哈格羅夫和埃希奧古連續在禁區作業,二次進攻直接拉開分差,上半場打完快船27分,掘金已經甩開17分了,這種分差在夏聯強度下其實不算小,尤其是快船前兩場進攻手感火熱,突然斷電到這種程度,很難說只是手冷那么簡單。
問題來了,快船到底輸在哪,場面上其實很清楚,掘金的攻防轉換和籃板控制都做得更扎實,快船一旦丟球就被對面反擊穿插,陣地戰里又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終結,米勒單點爆發固然亮眼,但球隊整體配合偏弱,鮑德溫和克里斯蒂的火力點經常斷檔,弗勞爾斯也沒能形成持續威脅,反觀掘金,哪怕主力休息,輪換球員也能頂上去,把每一回合都打得很細致,攻守都不亂,典型的“團隊籃球——這才是夏聯這種雜牌軍比拼的精髓所在。
球員表現方面,米勒的數據其實值得點贊,23分14板外加若干關鍵球,完全是領袖級別的發揮,尤其第三節他帶隊追分的時候,完全是靠個人能力硬往里攪,突破、補籃、遠投樣樣來,但問題是他身邊能分擔火力的太少,鮑德溫16分6板,克里斯蒂也有幾次亮眼發揮,但整體效率偏低,進攻端過度依賴個人單打,遇到掘金這種防守端有體系、有輪轉的隊,遲早會暴露短板,快船的進攻套路說白了還不夠豐富,關鍵時刻總是“各自為戰,這在NBA的舞臺上很難走遠。
再看掘金這邊,霍姆斯和利德爾開局就打出氣勢,斯潘賽·瓊斯和柯蒂斯·瓊斯也都能分擔壓力,數據雖然不如米勒那般炸裂,但全隊輪轉順暢,防守端也很有紀律感,關鍵的籃板球和二次進攻都沒丟,掘金這種“人人有球打、人人有責任的打法,和快船的“抱大腿模式形成鮮明對比,夏聯看的是潛力和體系,這場球掘金確實更像一支“有未來的隊伍。
其實這場輸球也不能全怪快船,畢竟夏季聯賽本身就是試驗田,陣容輪換、戰術磨合、球員試錯都很正常,只是連續贏球后難免讓人期望值拉高,這一場被掘金強行潑了盆冷水,多少有點不甘心,米勒狀態沒問題,但球隊整體還差點火候,這場球像極了一次“壓力測試,也算及時暴露問題,給后續調整留了空間,夏聯最大價值本來就是發現問題、培養新人,贏了當然高興,輸了也別太上頭。
說到底,快船的夏聯首敗就像一次提醒,單靠一兩個球員的爆發,終究扛不住體系更完整的對手,掘金這場用團隊籃球告訴所有人:夏季聯賽拼的不是名氣,而是執行力和整體性,接下來快船要做的,就是趁著夏聯還沒結束,及時調整進攻結構,豐富戰術套路,把團隊協作拉上來,不然再遇到類似的掘金,還得吃虧,米勒的拼勁值得肯定,但籃球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游戲,想贏還得靠一群人一起“點贊回懟,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