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對我國臺灣省控制下的太平島覬覦已久,并試圖偷偷通過擴建非法侵占島礁,在南海組建多個支點,提升戰(zhàn)略存在,但我國早已對太平島僅29.6公里處的南薰島進行了擴建,越南的計劃也只能最終走向破產(chǎn),那么,南薰島究竟有何特殊價值?對整個南海布局有何影響?
越南為何覬覦太平島
太平島位于南沙群島北部中央的鄭和群礁西北角,向東距離中州礁僅5.7公里,處在道明群礁與九章群礁中途,島嶼呈狹長橢圓形,東西長1289.3米,南北寬365.7米,總面積0.43平方公里。目前該島在我國臺灣省的實際控制之下,島上建有碼頭、機場、公路、蓄水池、發(fā)電機等設施,機場跑道長1200米,可供C-130運輸機等飛機起降,駐防官兵輪換和物資運送補給,都能夠在7至8小時之內(nèi)完成。
太平島西北距離西沙群島約400海里,東北距離臺灣本島860海里,向東距離菲律賓蘇比克灣約440海里,向西距離越南金蘭灣330海里,基本位于中越菲等國家之間的交匯點處,因此有著“南海心臟”之稱。
并且太平島還處于南海西側(cè)航道以東,西南距離馬六甲海峽東口僅540海里,航運價值巨大,是船只從馬六甲海峽北上東北亞的重要節(jié)點,可為過往船只提供航行服務,戰(zhàn)時也能成為艦艇活動的重要基地和補給站。
另外,太平島所在的南沙海域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比如油氣、漁業(yè)、水下還有各種金屬元素,南沙群島巨大的經(jīng)濟開發(fā)價值,也成為了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長期覬覦的對象。
越菲等國就對南海提出過不同主權主張,非法將屬于我國的島礁劃入其領海范圍,時至今日,仍有大量島礁被周圍國家非法侵占,其中越南侵占的數(shù)量最多,多達28個。
其中與太平島同屬于一個群礁中的就包括鴻庥島、舶蘭礁以及敦謙沙洲,越南雖然并未侵占太平島,但仍對其提出所謂主權, 2023年我國臺灣省軍隊在太平島周邊海域啟動演習時,越南就曾指責這一軍事行動嚴重侵犯了其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
并且,近幾年,越南還加快了在南海非法吹填島礁的步伐,鄭和群礁中的鴻庥島和敦謙沙洲都在其主要建設島礁行列。其中鴻庥島相較于幾年前,面積擴大了十多倍,目前達到了0.83平方公里,比太平島還要大,并且島上的機場跑道、港口、人工潟湖等設施也已成規(guī)模,越南正試圖通過擴建,加強在南海的遠洋作戰(zhàn)能力。
但我國在南海的戰(zhàn)略布局要遠比越南更加充分且完善,其中對南薰島的建設,便可直接對鴻庥島等越南侵占島礁形成壓制。
南薰島的戰(zhàn)略價值
南薰島地處太平島西南29.6公里,向東距離鴻庥島16公里,礁盤呈心形,長約1400米到1850米,面積近2平方公里。2013年我國對南薰礁進行大規(guī)模建設,截止到2014年11月,填海面積已經(jīng)達到了0.18平方公里,2023年在自然風浪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南薰島已與周邊的沙洲合并,形成了統(tǒng)一的島體結構,進一步鞏固了其陸地穩(wěn)定性。
建設后的南薰島向南可守衛(wèi)小南薰島,共同構成屏障體系,輻射范圍和直接覆蓋鴻庥島,與鄭和群礁東端的安達礁又能互為犄角,對太平島形成拱衛(wèi)之勢,構建對越南侵占島礁的包圍態(tài)勢,更加強了我國對整個鄭和群礁局勢的掌控能力。
在地理上,南薰島又能監(jiān)控南海北部航道,扼守南沙群島核心區(qū)域,與同屬于人工島且設施更完善的渚碧、永暑和美濟相互聯(lián)結,加上東門島、華陽島、赤瓜島的進一步補充,可在南沙海域以點連線成面,共同構成固若金湯的防御陣型。
另外,南薰島的建設,還為南海的資源開發(fā)和海洋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撐點,也避免了越菲等國家為非法攫取南海資源,給南海局勢造成更多不確定因素。
我國通過對南薰島等島礁進行建設,增強在這一海域的戰(zhàn)略存在,實際上更能夠達到穩(wěn)定周邊局勢,防止域外勢力干預的效果,目前,雖然因菲律賓的單方面行動,導致南海并不穩(wěn)定,但我國與東盟仍在不斷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落實與事實,為最終解決爭議創(chuàng)造條件。
未來,南薰島也將繼續(xù)發(fā)揮“不沉航母”的關鍵戰(zhàn)略價值,為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做出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