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自《太原市綠色轉型促進條例》頒布以來,太原市以統籌協調為綱、政府引導為引、市場運作賦能、全社會參與為基,上下聯動攻堅,在綠色標準制定、轉型長效機制構建與政策體系完善等方面碩果頗豐。2025年7月13日,為深入調研城市居民綠色生活踐行實況,助力城市綠色轉型發展,長安大學學子奔赴太原市住宅小區,開啟了一場意義深遠的調查實踐。此次實踐聚焦小區綠化、垃圾分類及愛回收裝置推廣等核心領域,力求描摹城市綠色生活的當下圖景,探尋未來發展路徑。
實踐團隊首站抵達榮膺國家建筑行業殊榮“廣廈獎”的恒大綠洲住宅小區,對綠化景致展開細致考察。在與小區居民的圍談中,同學們深切感受到大家對小區綠化的高滿意度——這片蔥蘢不僅以滿目生機扮靚了家園,更成為茶余飯后休閑小憩的愜意之所,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生活愿景照進現實。
實踐隊前往恒大綠洲小區調研
垃圾分類作為城市綠色發展的關鍵一環,也是實踐團隊的關注焦點。走訪中,同學們看到小區內分類垃圾桶配置齊全,垃圾分類指南清晰上墻,硬件基礎已然夯實。但細察之下仍有提升空間:部分居民在執行時存在疏漏,分類不準、隨意丟棄的現象偶有發生。對此,實踐隊員主動化身“綠色宣傳員”,向居民們細致普及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與正確方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示范指導等方式,用青春聲音喚醒環保意識,引導大家養成規范分類的良好習慣。
實踐隊員關注垃圾分類情況并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重要性
實踐隊員關注垃圾分類情況并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重要性
愛回收小區廢物回收裝置的落地,為城市資源循環利用打開了全新窗口。“有償回收,聚廢為寶”的理念在此處深入人心:居民將廢舊紙張、塑料瓶等物品投入回收裝置,既能獲得小額收益,又為資源再生貢獻力量。這種“環保+惠民”的模式,極大調動了居民參與熱情,也為減輕環境負擔立下汗馬功勞。不少居民坦言,有了這些回收裝置,日常廢舊物品的處理從“麻煩事”變成了“省心活”,環保行動的參與感與獲得感顯著提升。
實踐隊員們了解有償回收裝置
此次調查實踐,讓同學們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有了更直觀、深刻的認知。他們將悉心梳理分析調研數據,撰寫出詳盡的調研報告,為城市綠色發展添磚加瓦。同時,同學們也期盼以己之力,喚醒更多人對綠色生活的珍視與踐行,攜手共繪美麗家園的生態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