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行為驟然升級,從“碰瓷賣慘”到“暴力對抗”,其海警9701船(排水量2300-2600噸)以“1對2”的絕對噸位優勢,三次對中國海警21550艇、5009艇(百噸級執法艇)發起高風險挑釁,最近距離僅百米,掀起巨浪險些撞船。這種“大船逮小艇”的戰術,徹底撕掉了菲律賓以往“弱者”偽裝,暴露出其背后的政治算計與外部勢力操控。
事件還原:三次挑釁的“危險劇本”
7月15日上午,菲律賓海警9701船在黃巖島附近海域“護送”兩艘漁業公務船,突然對中國海警21550艇、5009艇發起挑釁。菲艦高速穿航中國海警艇船尾,最近距離僅100米,半小時內多次大角度急轉彎,航線雜亂如“亂麻”,掀起巨浪致中方船只劇烈搖晃,險些釀成撞船事故?,F場視頻顯示,菲方動作極具攻擊性,中國海警通過無線電警告后,最終依法驅離菲艦。
黃巖島(資料圖)
東盟外長會議剛結束,菲律賓再次上演類似戲碼。菲9701船高速逼近中國巡邏艇,三次從尾部穿插,持續半小時危險機動,掀起大浪導致中方船只劇烈搖晃,險些撞船。中國海警全程保持克制,最終成功驅離菲艦。
“新打法”的三大升級特征
從“示弱”到“恃強”,菲律賓徹底撕掉“受害者”偽裝。以往菲方常以“小艇弱勢”形象“碰瓷”,借國際輿論施壓;此次卻主動利用噸位優勢,以“大欺小”姿態挑釁,暴露其“冒險賭徒”心態。
從“偶發”到“預謀”,菲方行動更具組織性?,F場航跡圖顯示,菲船航行軌跡混亂,屬“有預謀的高機動騷擾”;且挑釁節奏明顯升級,不僅是單次事件,更是近期密集挑釁的延續(如2月非法闖入黃巖島領空搭載西方媒體),意圖通過“刷存在感”強化非法主張。
從“海上”到“政治”,挑釁行為深度綁定國內與國際議程。國內,菲防長特奧多羅因“雙重國籍”丑聞面臨起訴,總統馬科斯支持率下滑,南海升溫可轉移矛盾;國際上,菲方配合美國“印太戰略”,充當域外勢力“馬前卒”,換取政治支持。
南海(資料圖)
背后的三大推手
國內政治危機是菲方挑釁的主因之一。防長特奧多羅被曝持有馬耳他國籍(違反菲律賓憲法),面臨起訴風險;總統馬科斯支持率持續走低,副總統莎拉支持率反超,急需制造“外部威脅”凝聚民意。
外部勢力慫恿加劇了菲方冒險行為。美國特朗普團隊拋出“2025工程”,拉攏菲越構建“小多邊”同盟;美日菲澳“四國安全對話”試圖制衡中國,菲方被當作“棋子”。此外,日本向菲出口6艘“阿武隈”級護衛艦(2000噸級),菲方誤判“實力提升”,幻想“以小搏大”。
投名狀需求是菲方挑釁的另一動機。8月1日美國將對菲輸美商品加征20%關稅,馬科斯急需向特朗普政府遞交“南海強硬”見面禮,通過挑釁證明“反華價值”。
馬科斯(資料圖)
中方的應對與未來走向
中國海警全程保持專業克制,通過無線電警告化解險情,最終依法驅離菲艦,未給其任何可乘之機。外交層面,中方多次在例行記者會上嚴正抗議,推動東盟“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孤立菲方單邊行動。長期來看,中方將增派更大噸位執法船,強化黃巖島海域監控,若菲方膽敢“打響第一槍”,將為中方徹底掌控南海局勢提供法理依據。
菲律賓的“瘋狂”本質是政治操弄與外部煽動的產物。其“大對小”的暴力對抗既無法改變南海主權歸屬,更將加速自身戰略困局。中國維護主權的決心堅如磐石,任何“玩火”行為終將反噬自身。唯有回歸對話協商,才是菲律賓唯一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