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下,我市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依然堅守崗位,守護城市的有序運轉。今夏,重慶在具備條件的146座軌道車站開放了納涼區,無論是交通樞紐重慶北站北廣場站,還是居民密集的花卉園站、沙坪壩站,市民游客都能找到“清涼地”,并且每條線路也都設置了空調候車室、“強弱冷”車廂,為大家送上夏日清涼。這背后,離不開熱浪中堅守的幕后工作者。一起走進列車檢修基地,看看車頂上的“熱戰”。
列車入庫以后,檢修人員分成車底、車內和車頂三組,同時進行檢修作業。
列車如同一個高負荷運轉的精密生命體,要通過全面體檢與修復,才能確保運行安全可靠。高溫天氣下,車頂這些電力設備運轉的壓力不小。廖縉宇和同事們一會兒蹲、一會兒站,仔細測量設備磨損和螺栓緊固程度。趁著線網運行的平峰時段,大家必須完成六節車廂所有的檢修任務,保障晚高峰到來前,列車順利上線運行。
列車回到庫內,還帶著運行時的高溫。不直接用手去觸碰,也能感覺到這些設備還是很熱的。為了保證作業安全,整個作業都是斷電情況下進行。所以記者跟拍這半天下來,大家的衣服都已經被汗水打濕。
軌道列車檢修工在悶熱的空間里擰緊每一顆螺栓,電力工人攀爬在灼燙的電塔上巡視線纜,護林員排查森林火險隱患,還有港口碼頭貨物查驗員、快遞小哥、清潔工……太多太多被汗水浸透的身影,他們,正是這高溫天幕下最動人的風景。城市的高效安全運轉,鐫刻著像這樣“追著日頭奔跑的人”的付出和堅守。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這段時間,我市用電負荷持續攀升,電力部門電力工人們也正全力以赴,保障用電“滿格供應”。
烈日當頭,走進“疆電入渝”特高壓工程渝北換流站,12臺大型換流變壓器低沉而有力的嗡鳴聲穿透熱浪,它們正在對跨越2200公里而來的新疆清潔電能進行換流降壓。總控室內,電力工人緊盯屏幕參數,實時跟蹤監測電網運行狀態。
現在是中午12點午高峰用電時段,從站內監控平臺上看到,此刻,“疆電入渝”特高壓工程雙極輸電線路的實時輸送功率已經達到3531MW,這意味著今天大約有超過1億度電從新疆送入重慶電網,約占全市用電量的七分之一。
電源側穩供增發的同時,電網側也加力織密安全防線。這段時間,國網重慶電力日均出動電力工人1000人次開展電網運維。在大足區龍崗街道,巡檢無人機穿梭在電網間,實時捕捉線路、桿塔設備是否存在隱患缺陷。
盛夏的重慶,即使穿著再薄的衣服在戶外也會感覺到暴熱,但現在電力工人身上的絕緣服重達十多斤,里里外外好幾層,就像一件密不透風的盔甲,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要進行高空作業,對他們的體力和耐力都是不小的挑戰。
記者從市經濟信息委了解到,本周我市用電負荷將超過2900萬千瓦。目前,全市已形成“風光水火儲”發電+外電入渝多能互補格局,總供電能力超過3000萬千瓦,完全能夠滿足度夏電力保供需要。電力保供的同時,城市用水需求也不斷激增。重慶供節水工作全面進入“高溫作戰模式”,通過調度安排、科學保供,保障城市用水需求。
這里是位于渝北區的悅來水廠,此時此刻,這里的設施設備正在全負荷運行,工作人員正在對這里的水質進行檢測。
在重慶市水質安全檢測公司,來自中心城區48個自來水廠的出廠水水樣每天都會定時送到這里進行檢測。
目前,我市已形成中心城區一體化供水格局,六大供水片區通過管道連成整體,21座水廠產能實現集約式使用。在數智技術加持下,城市供水也納入智能化的全周期管理,通過這套智能系統,可實時檢測各大水廠的水質水量以及負荷情況。
天氣的“烤”驗,猶如一面試金石,照見的是城市治理的成色。從工地錯時施工調度,到街頭的愛心驛站、勞動者港灣,城市也在織就一張保障勞動者健康的“清涼網”。
炎炎烈日下,各地重點工程嚴格落實高溫應急預案,錯峰施工,足量供應清涼飲品與防暑藥品,保障一線工人的健康與安全。
關愛勞動者,各地愛心涌動。在渝北,150名一線職工收到工會發放的各類防暑降溫物資。在重慶北站北廣場公交站場,志愿者們化身“清涼使者”,將一杯杯沁涼的冰鎮酸梅湯送到乘客手中。夏日里,遍布全城的愛心驛站和勞動者港灣也全部免費開放。
城市內涵式發展,其核心是“人”的尺度,它的“內涵”深蘊于對勞動者汗水的尊重。戰高溫、斗酷暑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讓更多關愛和扶持帶著體溫落地,讓夏日“炎值”,升華為城市文明的“顏值”。
(重慶廣電-第1眼TV 傅了 鄧靜 李藝 尹力 李波 陳力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