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女排在德國小組賽又一次把碾壓局演繹到極致,46分的大勝差距、周頁彤發球連環轟炸,外加兩連勝提前鎖定八強名額,紙面成績怎么看怎么拉風,橫掃蒙古、阿根廷的劇情如果按劇本走下去,怎么看都是“衛冕冠軍輕松過關,但真看了比賽的球迷,恐怕心里多少會有些別扭,這種穩贏的局面里,藏著隱憂和不確定性,光靠一場場大勝,真就能看出球隊成色嗎,這問題其實挺現實。
先說場面,蒙古女排、阿根廷女排這兩個對手,實力上跟中國女排比,說是“擺爛也不夸張,第一場周頁彤16扣10中、1攔4發,直接成了球隊得分王,王藝竹那邊更夸張,16扣13中,這種效率放在任何級別的比賽都能吹爆,第二場對阿根廷,第一局對手只拿6分,王藝竹上來打了一會兒就被換下,隊長繆伊雯拿到全場最高19分,周頁彤又是17扣7中、1攔4發,兩場比賽她發球直接得8分,這數據擱國內聯賽都足夠吸睛,而阿根廷全場只拿到區區6分,進攻、發球、攔網全線被碾,現場都能感受到那種氣場,完全就是一個級別的“對噴,對方根本接不住,那種場面說白了,贏球沒啥懸念,球員甚至都沒怎么用上真正的底牌。
但問題來了,這種大比分的勝利,真能說明中國女排就無敵了么,未必,咱們得承認這批大學生女排里有一半的主力在國家隊混過,經驗、能力甩對手一大截,這種“降維打擊本身就有點不公平,賽前就有不少人吐槽,小組對手水平太水,基本就是“刷分局,贏得輕松,看著舒服,但是你說這種局面對球隊成長或者備戰后面的硬仗有啥幫助,其實很有限,尤其是發球、攔網這種靠對手失誤吃飯的環節,遇到真正強隊,比如日本,真能打出來嗎,這才是關鍵。
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周頁彤,她這兩場比賽的發球表現簡直驚艷,直接拿8分,關鍵時刻還能用發球把對手打崩,這種球員其實在江蘇隊一直都沒機會,龔翔宇鐵打的主力,她只能在邊角位置輪換,國家隊選拔也沒被范伯寧擠進去,所以只能靠這種大學生賽事刷存在感,說實話,這樣的球員如果再被埋沒,多少有點可惜,咱們國家隊接應位置本來就缺人,培養多一個,絕對是好事,至少有競爭才有提升,別總是“鐵打的陣容,新鮮血液確實得多給機會,周頁彤就屬于那種“用數據說話的類型,這回算是打出身價了,能不能引起教練組重視,看后面用人怎么選。
而且這場比賽除了球員個人表現,教練組配置其實也是一大看點,王之騰第一次帶隊出國打重要賽事,作為80后主帥,排協這波選人其實挺有魄力,旁邊還配了奧運冠軍惠若琪、前國手陳展,現場氣場那是沒話說,南京師范大學一堆球員進隊,職業球員、大學生混搭,這種配置既能鍛煉新人,也能讓老隊員幫帶,整體氛圍是問題在于,面對弱隊時怎么調動、分配球權、鍛煉陣容深度,這才是教練能力的體現,真正的考驗其實還是要等到后面遇到日本女排這種對手的時候才見分曉,畢竟上屆大運會就是中日決賽,這次陣容有點偏弱,能不能頂得住,心里沒點數才怪。
說到底,這種“刷分局多了,球迷看得爽但也容易迷糊,贏阿根廷贏46分,說是“狂虐都不為過,但這種一邊倒的勝利,對真正的技戰術提升幫助有限,甚至會讓球員產生錯覺,覺得打誰都能輕松拿下,等真遇到強隊被對方“點贊回懟,那時再想補課就晚了,所以教練組在這種局面下怎么保持專注、調整心態、提前預演硬仗,才是后面能不能走遠的關鍵,畢竟衛冕冠軍的身份,誰都盯著你,沒人會輕易讓路。
最后說個現實點的展望,現在提前晉級八強,目標肯定還是直奔冠軍,但從對手配置和賽程強度看,日本女排依然是最大變數,上一屆咱們靠主力硬生生頂了下來,這次陣容沒那么豪華,能不能再次登頂,關鍵還是看年輕球員能不能頂住壓力,教練組臨場指揮有沒有新東西,別到最后又陷入“關鍵球掉鏈子那種老毛病,球迷期待這種比賽的意義,其實就在于能不能看到新變化、新希望,不光是大勝,更是成長和突破,畢竟,數據再亮眼,冠軍才是終極“KPI,到時候誰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點贊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