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斌在預售會上公布樂道L90整車預定價格27.99萬元、電池租用方案19.39萬元時,臺下爆發的驚呼聲不僅是對一款高性價比產品的驚嘆,更標志著蔚來汽車一腳踏進戰略轉向的關鍵時刻。
當新車以車長近5.2米,軸距超3.1米,滿配大六座純電SUV的姿態,疊加“20萬元內”的震撼價格殺入市場時,注定將成為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具話題性的產品之一。
目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蔚來全村人的希望都寄托于樂道L90。
然而,這款被寄予厚望的車型背后,或許還隱藏著蔚來的戰略困境與轉型陣痛。
眾所周知,蔚來自創立以來,一直以高端品牌形象示人,其核心競爭戰略可以概括為“三不原則”:不參與價格戰、不降低服務標準、不妥協用戶體驗。
而支撐這一戰略的是蔚來獨特的換電體系、NIO House用戶社區以及堪稱“汽車界海底撈"”的極致服務。
然而,樂道L90的定價策略,特別是電池租用方案下19.39萬元的入門價格,已經表現出對這一戰略的調整跡象。
盡管樂道品牌定位低于蔚來品牌,也不得不承認,從樂道L90開始,蔚來公司的市場風向開始變了。
戰略轉向的現實考量,?源于蔚來面臨的嚴峻市場環境。
2024年是蔚來創業至今虧損最大的年份,財年內虧損金額高達224億元,銷量增速放緩至15%,遠低于行業平均35%的水平。
與此同時,問界、理想等競爭對手在中大型SUV市場快速搶占份額。
李斌在內部信中承認: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在保持品牌調性的同時,擴大用戶基盤。
樂道L90的定價正是這一思路的產物。即,通過一個相對獨立的子品牌打造爆款車型,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觸及更廣泛的消費群體,而不直接損害蔚來主品牌的高端形象。
這種?雙軌制戰略?在汽車行業不乏成功先例。比如豐田與雷克薩斯、大眾與奧迪都幾近完美地實現了品牌矩陣的差異化定位。
蔚來效仿前輩們的挑戰在于,如何確保樂道的“性價比”形象不會反噬蔚來的高端定位。從目前市場反應看,這種擔憂并非多余,部分蔚來現有車主已在社區中表達不滿,認為公司“正在變得平庸”。
然而,從市場角度看,這種戰略調整又顯得不可避免。
2025年1-6月行業數據顯示,售價20-30萬元區間的新能源SUV銷量同比增長42%,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蔚來原有產品線在這一區間表現不及預期,蔚來ES6(參數丨圖片)/樂道L60并沒有完全撐住場面。樂道L90的推出強化了市場力度。
無論怎樣,結果已經顯示,一個曾經理想主義的車企正在向市場現實妥協。
樂道L90開啟預定后的市場反饋確實令人振奮。
李斌說,達到預期。
更令人驚喜的是,展廳的進店人數增長了3-4倍,甚至帶動了蔚來其他車型的銷售。
這種現象在營銷學上被稱為“光環效應”,即一款熱門產品能夠提升整個品牌的產品關注度。
從產品力分析,樂道L90確實具備?爆款特質?。
全尺寸車身、三排六座布局、35英寸AR-HUD、17.2英寸中控屏等配置,直接對標問界M9、領克900等40萬級車型,而價格卻低至20萬以內。
安全性能方面,2000Mpa潛艇級鋼的應用、極端碰撞測試表現,都達到了行業頂尖水平。
空間設計上,4195mm的縱向有效空間、240L前備箱+670L后備箱的組合,完美契合中國家庭用戶需求。
這些賣點組合,使樂道L90成為細分市場中不多見的“無短板”產品。
然而,樂道L90能否“單騎救主”,不僅需要在銷量數據有所體現,還需要在財務數據方面有所作為。
事實上,蔚來當前的核心困境不在于銷量不足,而在于盈利能力缺失。蔚來迄今仍在“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悖論體系內循環。
關于樂道L90的利潤空間,李斌在媒體溝通會上的回應頗為微妙:這肯定還是有毛利的……大家不用特別擔心。
這番表態既承認了定價的激進,又試圖安撫投資者對利潤率的擔憂。拆解樂道L90的成本結構,可以發現蔚來確實采取了一系列?降本策略?。
電池方面,樂道L90沒有采用蔚來主品牌常見的100kWh大電池,而是選擇了85kWh的適度配置,僅此一項便可節省約2萬元成本。
平臺共享方面,樂道大量復用蔚來現有技術架構,包括電驅系統、電子電氣架構和智能駕駛硬件,節省了研發攤銷費用。
供應鏈方面,隨著蔚來年采購量提升,零部件議價能力增強,座椅、空調等通用部件的成本較2023年下降了15%-20%。
生產方面,合肥工廠產能利用率提升攤薄了固定成本。
通過這些措施,行業判斷,樂道L90在低至19.39萬元的定價下仍能保持10%以上的毛利率,雖低于蔚來主品牌,但好于行業平均水準。
所以,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判斷,單看樂道L90這一款車型,它既能拿出漂亮的銷量數據,也能為財務數據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單車毛利只是復雜的財務敘事架構下的一部分?。
蔚來的巨額虧損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換電站建設投入、研發支出、銷售與管理費用。
2024年,這三項支出分別達到94.77億、130.37億和445.2億元。
樂道L90即使實現月銷8000輛的目標,年貢獻毛利也僅約20億元,對于填補百億級的運營虧損杯水車薪。
現實的確有幾分殘酷,而蔚來的目標是要實現李斌提出的“四季度盈利”。所以,僅靠樂道L90遠遠不夠,必須實施更全面的?財務重組?。
可喜的是,已有跡象表明管理層正朝此方向努力。
比如,優化了NIO House的布局,包括營銷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換電站建設速度從2024年的每月120座-150座降至月均115座,重點轉向利用率更高的城區站點;研發投入也開始向短期可量產項目傾斜。
但是,這一切并不意味著樂道L90“無足輕重”。
回到之前提及的“光環效應”。
如果樂道L90真能帶動起整個蔚來產品矩陣的齊頭并進,那么這款新車的價值才真正體現出來。
設想,在2025年結束前的某一個月,樂道L60+L90可以拿下2.5萬輛,蔚來品牌全系可以保持到2萬輛,加上螢火蟲的5000輛。
當蔚來汽車拿出5萬輛的月銷數據,并保持住這一水準時。
那么,我們之前為蔚來所糾結的一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
所以,從蔚來祭出樂道L90那一刻起,我們既要看新車賣得好不好,還要看蔚來產品有沒有因此受到“光環效應”的照顧。
其實,我們都清楚,長期來看,蔚來的財務健康將取決于?商業模式創新?。
樂道L90的高熱預定現象證明,即使不完全依賴換電服務,蔚來的產品同樣具有競爭力。
這或許促使管理層重新思考戰略重點:是將有限資源繼續投入換電網絡擴張,還是轉向更主流的超充技術?是維持高昂的用戶運營成本,還是尋求更可持續的服務模式?
所以,樂道L90之于當下的蔚來價值極大。
它不僅是一款新產品,更可能成為蔚來戰略轉型的催化劑;而在新能源汽車淘汰賽加速的2025年,樂道L90還讓蔚來獲得了繼續參賽的資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