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習慣的深度變革,中國酒類市場正呈現出穩健增長與結構性轉型并行的行業新生態。
近日,杭州知衣科技“煉丹爐”平臺發布的《2025年酒類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揭示:在酒類消費中,線上渠道已占據半壁江山,年輕消費力量與健康理念正重塑行業格局,傳統酒企與新興品牌在變革浪潮中尋找新機遇。
誰在買酒?消費分層重構市場邏輯
中國酒類流通市場規模持續攀升,行業持續增長。隨著消費者購買習慣的改變,線上渠道發展迅速,54.2%的消費者選擇線上買酒,徹底顛覆了傳統線下渠道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傳統節假日展現出遠超電商大促的爆發力——五一、中秋國慶、春節期間的銷量峰值凸顯酒類作為“情感載體”和“社交貨幣”的核心價值,倒逼企業深耕節日專屬禮盒與場景化營銷。
酒類消費呈現顯著性別差異:男性以84%的占比主導市場,尤其在白酒、洋酒、啤酒領域占比超80%,但女性在果酒/預調酒品類占比躍升至41.4%,低度、口感豐富的酒飲成為女性市場增長引擎,這種分化要求品牌針對性開發產品,成功打開女性市場。
細分戰場:傳統品類固本,新興勢力破局
白酒作為絕對主力,其憑借深厚的消費根基與廣泛的受眾,成為行業基本盤,并呈現出以下鮮明特征:
節日效應顯著:春節、中秋銷量沖高,商務宴請與禮節拜訪占白酒場景消費的70%以上。此外,消費者對白酒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居家自飲、佐餐等悅己需求也較為明顯;
年輕人群呈增長潛力:35歲以上人群是白酒消費的基本盤,但年輕一代(18歲-29歲)興趣漸濃,需創新產品和營銷吸引年輕消費者;
價格帶分化加?。?/strong>中高端、高端白酒銷量占比合計64.8%,其中,800元以上高端酒占比41.3%,300元-800元中高端價格段成為全國性品牌與區域酒企廝殺的主戰場;
口感為王:白酒消費者關注維度多樣。產品本身方面,口感是關鍵,消費者偏愛入口綿柔、細膩、醇厚且順口的產品。
啤酒則凸顯季節性與日?;?,夏季銷量占全年高峰,6月-8月銷售額近2億元;日?!皥F圓小酌”場景占比最高,24罐/12罐裝最暢銷;“純正清爽”成口感關鍵詞,青島、百威、雪花三強領跑,但新興精釀品牌借特色口味蠶食市場。
洋酒在波動中上行,消費圈層鮮明:一二線城市、碩士學歷以上、月入6K-12K群體是核心客群;白蘭地、威士忌占主導,DIY雞尾酒增速領跑;年輕人推動調制酒潮流,甜度適中的“酸甜口”風味最受歡迎,人頭馬、軒尼詩等國際品牌占據高地。
未來趨勢:健康、文化與年輕化共振
酒水消費正迎來深刻變革,健康理念的滲透、文化表達的升級與年輕需求的崛起交織共振,共同推動行業邁向“低度悅己”“場景創新”與“跨界融合”的新紀元。
●低度微醺經濟爆發
果酒、米酒銷量曲線波動上揚,#話題在小紅書瀏覽量突破22.4億,“低糖低脂”“茶酒融合”成為產品創新標配,契合健康與悅己需求。
●場景革命重構體驗
DIY調酒異軍突起,淘系平臺相關概念銷售持續增長,#等話題席卷社交平臺。伏特加、力嬌酒成家庭調酒寵兒,“飲酒+社交+創作”模式吸引精致白領與潮流青年。
●品牌藝術化及跨界養生滲透酒水行業
品牌借藝術化包裝提升溢價,快速抓住消費者的目光,如洋河“天鵝頸”瓶身、酒鬼酒麻袋陶瓶、獺祭極簡書法設計,將產品轉化為文化符號。更深遠的變革是“中醫+”概念滲透——枸杞人參入酒、“中醫酒吧”興起,讓朋克養生族在微醺中兼顧藥食同源理念。
由此可見,酒類行業的競爭,正從口感比拼升維至文化認同與生活方式提案。傳統巨頭需在品質基石上嫁接年輕化表達,而新興品牌則要抓住低度健康、文化認同、場景創新的三角支點。當Z世代成為消費中堅,“微醺不醉”的體驗經濟與“酒飲社交”的圈層文化,將定義下一個增長十年。
編輯:閆秀梅
校對:馬越
監制:王玉秋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