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年銀發綜藝呈現集中爆發的趨勢,就與銀發經濟的崛起有著直接關系。
那么,當“不愿意進入親密關系”成為當下一部分年輕人的選擇后,這樣的社會情緒是否又會對以婚育、親子等類型的綜藝創作及觀看群體造成影響呢?本期曝光計劃,冷眼等來了《爸爸當家·慢享季》的制片人明艾晴。冷眼想和她聊聊這檔以“男性育兒觀察”為切口、行至第四季的節目,在婚育觀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當下,是如何穩步前進的。當下年輕群體婚育觀的轉變,對節目本身又產生了哪些影響。
家長帶著萌娃前往相對閉塞的地區,來一場自給自足的“吃苦之旅”;又或者是初為人父母的小夫妻,與長輩之間因教養觀念不同碰撞頻頻,歷經種種誤會與沖突,才能彼此理解達成一致。這種設計并非不好,但以代際沖突作為敘事抓手,對于未婚未育的群體來說,總存在一些理解壁壘,或者說無法共情的地方。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年輕人說“一看親子節目就頭大”的原因。
節目中的育兒時刻并不是傳統親子節目中雞飛狗跳的魔童showtime。爸爸們也沒有所謂的“有毒男子氣概”,當發生問題時,他們更愿意去自省,也很積極地去向外界求助。甚至他們自身的性格就很有意思。像八口之家的大家長王永鴻,有種CEO氣質,和家人開會一對一聊天時,總讓冷眼聯想到一些初創公司面試的畫面,甚至這一家人不用說話,空氣中就有種莫名的喜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