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能看見一些把身體折疊成各種形狀的人,而這些人可不是在搞行為藝術,他們都是芬太尼成癮者。
2025年7月16日,白宮就有一場關于芬太尼的活動,活動中特朗普手舉著一張14歲小男孩的遺照,照片中的男孩笑容燦爛,但卻因芬太尼成癮離世。
男孩的母親站在一旁,早已泣不成聲,特朗普對著這位母親承諾“我相信,中國會把這些毒販判處死刑的。”
特朗普的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又在打什么主意?
芬太尼——美國的“致命毒藥”
芬太尼,原本是一種強效阿片類止痛藥,它的藥效是嗎啡的100倍,起效迅速,能在短時間內緩解劇烈疼痛,為癌癥晚期等患者帶來最后一絲慰藉。
在中國,芬太尼受到極為嚴格的管控,存放在雙層保險柜中,由資深醫師嚴格審批后,才會用于真正有需要的患者。
但在美國,情況卻截然不同,美國社會長期存在著“阿片文化”。
上世紀,在左翼思想影響下,“減輕疼痛”被視為一種基本人權,這讓醫生在患者疼痛時,更傾向于開具止痛藥。
1990年,美國醫學界就開始推薦在各種慢性疼痛的病情下,讓患者使用強效阿片類藥物,并且故意忽視止痛藥的成癮風險。
普渡制藥的奧施康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了暢銷全美20年的止痛神藥。
該公司花費巨額公關經費,拿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批準,即便這款藥此前未經過長期研究,成癮性也未得到評估。
而負責審批的醫學審查官柯蒂斯·賴特博士,在審批期間與普渡制藥的人員會面,審批通過一年后,便從FDA辭職,轉投普渡大學擔任高級顧問,薪水暴漲。
此后,普渡制藥組建營銷團隊,賄賂醫生,讓奧施康定進入全美大大小小的醫院,再加上醫保和商業保險的全額報銷,使得阿片類止痛藥在美國廣泛普及,讓美國人逐漸對這類藥物上癮。
當奧施康定的騙局敗露,普渡制藥認罪并申請破產后,美國人對止痛藥的依賴卻已形成。
此時,芬太尼由于制作簡單,成本低,且藥效強勁,成為了藥企和黑市的新寵,藥企為了提高止痛藥效果,開始在合法止痛藥中添加芬太尼成分。
普通美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因使用這些止痛藥而對芬太尼上癮,當醫院不再開具相關藥物后,他們只能轉向黑市購買,最終成癮。
據美國官方統計,2023年全美吸毒死亡總人數為10.7萬,其中7.5萬死于芬太尼,占比超過70%。
如今,在美國街頭,經常能看到一些人呈現出怪異的姿勢,身體扭曲,一動不動,這就是所謂的“芬太尼折疊”,是過量吸食芬太尼后的反應。
這些吸食者在半昏迷狀態下,如同行尸走肉,生活徹底被摧毀。
特朗普的“芬太尼政治劇本”
特朗普在7月16日簽署了《停止芬太尼法案》,這一法案將所有與芬太尼有關的物質永久列為第一類管制藥物,并規定非法販運者將面臨強制性的最低10年刑期。
他在簽署儀式上強調,這是對毒販的有力回擊,承諾要根除芬太尼危機,但實際上,特朗普在對待芬太尼問題上,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
在今年2月,特朗普就以中國“未兌現打擊芬太尼承諾”為由,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隨后又提高至20%。
信息來源:北京周報2025-02-13——周新平:特朗普為何要以芬太尼為借口打壓中國
如今,他卻聲稱中國一直在幫助美國,對中國的禁毒力度表示向往,這種前后矛盾的言論,讓人不禁懷疑他的真實意圖。
從美國國內政治來看,毒品問題一直存在,而特朗普通過高舉因芬太尼喪生的孩子照片,讓受害者家屬發言,想要獲得民眾的同情和支持,給自己打造一個解決毒品問題的形象。
而將矛頭指向中國,也是他一貫的政治手段,他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轉移國內矛盾,把美國芬太尼泛濫的責任推給中國,以此來獲取部分選民的支持。
然而,美國芬太尼泛濫的根源,并非來自中國。
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禁毒事業,早在2019年5月就率先開始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有效防止列管化學品通過國際貿易途徑流入制毒渠道。
美國“阿片成癮”的惡性循環
美國之所以會形成如今這樣嚴重的芬太尼泛濫局面,是長期以來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在資本層面,醫藥企業和醫院不愿放棄阿片類藥物帶來的巨大市場。
開阿片類藥物不僅利潤高,還能通過保險報銷,這讓他們沒有動力去改變現狀。
在社會層面,患者已經習慣了強效止痛藥帶來的快速緩解疼痛的效果,很難再回到“有痛就忍一忍”的狀態,他們會強烈要求醫生開具“效果好”的止痛藥。
而在政治層面,政客們為了迎合資本和選民,選擇對阿片類藥物濫用問題視而不見,或者只是進行一些表面的政治操作,而不敢真正去觸及問題的核心。
馬修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他原本是一名收入不錯、身體強壯的裝修工,因腿部骨折,醫生給他開了含芬太尼的止痛藥,且要求一天吃兩次。
起初恢復良好,但三周后,他出現戒斷反應,只要不吃藥就痛得難以入睡、焦躁不安,醫生無奈只能繼續開藥。
八周后,他對藥物產生耐受,藥量不斷增加,腿傷痊愈后,他仍因成癮而難受,在網上加入“病友群”后,被誘導去黑市購買芬太尼毒品。
最終,他失去工作、家庭,無家可歸,因吸毒過量死在公園廁所旁。
馬修的遭遇,是眾多美國芬太尼成癮者的一個,而從馬修的事情可以看出美國社會在阿片類藥物管理上的漏洞和問題。
中國回應,責任在美國自身
面對特朗普的言論以及美國在芬太尼問題上的種種表現,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回應。
7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
信息來源:中國青年報2025-07-17——外交部: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
而美國如果真心想同中國合作,就應正視客觀事實,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對話。
事實上,中國除了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還協助墨西哥等國加強執法合作,推動打擊走私網絡。
中國執法部門對毒品犯罪保持高壓打擊態度,與國際社會積極開展禁毒合作交流,分享經驗、提供技術支持,為全球禁毒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美國,若真想解決芬太尼危機,應該把目光投向國內,著力改革醫療體系,加強藥物監管,改變長期以來阿片類藥物濫用的局面。
提升社會福利,改善民生,讓那些因失業等問題陷入墮落的人群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從源頭上遏制毒品需求的滋生。
同時,摒棄政治操弄,以真誠、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而不是企圖通過“甩鍋”來逃避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