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本該載入中國球員高光時刻的WNBA常規賽,最后卻變成了球迷口中的“教練謎案,7月17日達拉斯飛翼對陣拉斯維加斯王牌,李月汝只打了21分鐘,交出10分8籃板3助攻2蓋帽的漂亮數據,正負值+11高居全場第一,結果卻因為教練組“神秘輪換,眼看著飛翼被對手拉開分差,賽后全網對噴,爭議直接沖上熱搜,這事兒到底冤不冤,懂球的都忍不住想追問一句:這操作,合理嗎。
開場沒多久,李月汝就用實際行動給王牌隊下馬威,籃下強打、三分線外冷射,短短4分鐘就拿下4分2籃板,氣勢完全打出來了,王牌的內線直接被撕開一道口子,說白了,這就是首發中鋒該有的樣子,球迷看得都樂了,感覺今天有戲,結果還沒怎么熱身,李月汝因為兩次犯規被換下,數據板還沒反應過來,人已經在場邊坐著了,這節奏屬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問題其實就在這里,教練組像是突然切換到避險模式,第二、第三節加起來只給了李月汝大約10分鐘的上場時間,好家伙,明明效率拉滿,結果被按在替補席冷藏,甚至寧可用狀態低迷的替補中鋒來硬抗,也不敢賭李月汝的犯規控制,飛翼的攻防直接斷檔,第三節一波被王牌隊拉開15分,場面一度挺尷尬,場邊的中國球迷直呼看不懂,美國球迷更絕,社媒直接刷屏:這輪換操作,是不是錄像帶快進了。
其實細看李月汝的數據,8投4中,三分4中2,攻防兩端都在發力,第四節一上來,連續搶下關鍵籃板,還妙傳隊友三分命中,把分差從兩位數生生咬到3分,這種“戰神模式要是在NBA中鋒里都能搶鏡頭,結果正打到高潮,暫停回來教練又把她換下,飛翼被王牌用三分一波帶走,網友都急了,說換我奶奶當教練都知道不能這么搞,飛翼是不是想“擺爛,但也不能拿李月汝的職業生涯開玩笑吧。
其實這種“打打停停的用人方式,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前就有球迷吐槽,韓旭在自由人隊能穩定輪換,李月汝這邊卻像邊緣人物,這場比賽徹底把爭議點燃,賽后#李月汝輪換爭議#話題直接沖上熱搜,大家都知道,飛翼目前東部墊底,7勝15負,戰績也沒啥說服力,球員用表現證明價值,教練組卻“固執己見,只能被球迷貼上“輸球背鍋俠標簽,這口鍋,怕是要甩不掉了。
站在懂球人的角度,其實犯規確實是個隱患,但你放眼WNBA或者NBA,哪有主力內線因為兩次犯規就被一整節“雪藏的操作,頂級球隊的主教練,反而會選擇信任球員自身的調整能力,畢竟這才是對球員的最大尊重,特別是李月汝這種攻守兼備、能拉空間又能護框的中鋒,輪換策略如果太機械,反而會影響球員的臨場感覺,甚至打擊自信心,這對球隊整體化學反應也是種傷害。
更別說,這場比賽李月汝的效率已經遠超其他內線,正負值+11,遠高于全隊,場面上一度靠她的連續發揮咬住比分,按理說,這種時候就該死磕到底,哪怕賭一次,也比全場無作為要強,結果飛翼教練組選擇了最保守、也是最容易被質疑的路線,給外界留下了無限猜測空間,球迷看得憋屈,李月汝本人恐怕也難以釋懷。
當然,教練也有自己的難處,球隊目前處于重建階段,戰績壓力和陣容磨合都在身上壓著,可能更傾向于穩妥處理每個回合,但職業體育就是這樣,有時候一念之間就可能決定一場比賽甚至一個賽季的走向,這次的選擇,顯然沒得到球迷的認可,社交媒體上的批評聲一浪高過一浪,國內外球迷罕見“點贊回懟同一件事,這在WNBA中國球員歷史上也不常見。
問題來了,接下去飛翼會不會調整用人思路,給李月汝更多上場時間,目前還不好說,畢竟教練組要為整個賽季的規劃買單,但從這場比賽的反饋來看,球迷的態度已經很明確:只要李月汝能保持高效,就絕不該被邊緣化,更不能用“保守輪換當擋箭牌,畢竟機會是靠打出來的,不是靠等出來的。
所以,綜合來看,這場“輪換風波不只是一次用人爭議,更像是球隊管理和輿論博弈的縮影,說到底,球迷只想看到最好的球員在最關鍵的時刻站在場上,別讓數據和表現白白埋沒,也別讓“固執成為輸球的借口,李月汝用21分鐘證明了自己,接下去,飛翼該怎么回應,全網都在等一個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