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每天早上起床,腳剛一沾地,足跟就像被針扎了一下,那鉆心的疼能瞬間把你從睡夢中拽醒 —— 這很可能是足底跖腱膜炎在 “作祟”。作為足跟痛的 “常客”,它還有個名字叫足跟疼痛綜合征,不少人都曾被它纏上。
咱們先看看足底那些容易出狀況的 “零件”。跖腱膜是足底的 “堅韌衛士”,它可不是單一的一根筋,而是廣泛又多層的纖維腱膜。從跟骨結節前內側出發,像扇子一樣向遠端散開,分成幾束連到腳趾骨頭,還和皮膚、韌帶啥的 “糾纏” 在一起。它的本事不小,能保護足底組織,給小肌肉當 “落腳點”,還幫著維持足弓,讓咱們走路更穩。
跟骨脂肪墊則是后足的 “緩沖墊”,像蜂巢一樣的結構里塞滿脂肪,走路時能幫著吸收沖擊力,減少震動。
可這 “緩沖墊” 和 “堅韌衛士” 也有扛不住的時候。走路時腳趾往上翹,會拉扯跖腱膜,勁兒傳到跟骨起點,這就是所謂的 “卷揚機” 效應。但要是年紀大了、體重超標,肌肉韌帶沒勁兒了,這拉扯的力道就變大了,反復折騰,跖腱膜就容易退變發炎。穿軟底鞋、運動過度,或者腳型有點歪(比如脛骨內翻、跟骨外翻),也可能讓跖腱膜壓力山大,最后鬧起 “脾氣”。
得了跖腱膜炎,疼起來可不輕。早上起床或歇久了一走路,足跟內側就疼得厲害,走幾步可能好點,但走久了又會加重,嚴重時像針扎、像搏動一樣疼。醫生檢查時,把腳趾往上推再按足底,疼得更明顯,這就是激惹試驗陽性。
去檢查的話,X 線片可能沒啥特別,有的能看到跟骨結節有骨刺;B 超和 MRI 就厲害多了,能清楚看到跖腱膜變厚、水腫,幫著醫生確診。
正常足底筋膜MR
足底筋膜炎MR
不過別擔心,90% 以上的人靠保守治療就能好。穿軟厚底的鞋,給鞋墊痛點處整個洞,減輕壓力;減肥也有幫助。更重要的是牽拉鍛煉,跟腱和跖腱膜每天拉幾次,每次 30 秒,堅持下來效果不錯。疼得厲害可以吃點消炎止痛藥,或者打封閉,但要注意風險。夜間戴個夾板固定腳踝,穿定制的矯形器,也能幫著減輕癥狀。實在不行,還能試試體外沖擊波、PRP 治療,甚至短期打石膏固定。
跖腱膜的適度牽拉有助于炎癥消退。臨床研究發現,每天反復的跟腱、跖腱膜牽拉鍛煉使83%的患者解除了疼痛;故這一方法成為減輕跖腱膜炎患者疼痛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跖腱膜牽拉鍛煉方法:
①患者坐位,屈膝,將患側足跟置于床面上,踝關節背伸,用手將5個足趾向背側推壓,維持30秒,反復5次;
②足跟抬起,臀部坐于足跟上,維持30秒,反復5次;③患者坐位,患側足跟抬起,使跖趾關節盡量背伸,用手向下推擠小腿后部,進一步增加跖腱膜牽拉力量,維持30秒,反復5次;④將患側足前部低于墻面,并用力跖屈踝關節,維持30秒,反復5次。
跟腱牽拉鍛煉方法:
①比目魚肌牽拉鍛煉,患者面向墻面站立,健足在前患足在后,緩慢彎曲膝關節到屈曲位置,維持30秒,反復5次;
②腓腸肌牽拉鍛煉,患者面向墻面站立,健足在前患足在后,保持患側下肢伸直,且患足不動,足跟不能抬起,上半身向前移動,使跟腱受到牽拉。維持30秒,反復5次;
③跟腱牽拉鍛煉,站于斜面板或臺階上,身體直立,使跟腱受到牽拉。
只有極少數人保守治療沒用,才需要手術,比如切斷部分跖腱膜,現在還有微創的方法,創傷小恢復快。
總之,足底跖腱膜炎雖然磨人,但只要及時治、用對方法,大部分都能擺脫疼痛,重新輕松走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