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初伏一碗湯,賽過神仙方”,在老一輩的古人時代,就有順應節氣來做飲食調整的習慣,體現出了傳統飲食文化中的養生智慧。這句俗語通過押韻和夸張的手法,強調初伏時喝湯的養生功效,認為夏季適當進補可以增強體質,減少生病。
初伏,是個“上蒸下煮”的節氣,每個人體內的水分和營養流失的速度都很快!別著急,只要我們在日常的飲食習慣中,多增加合適的湯水,注重“以熱制熱”的養生原則,補充水分的同時,還加強了營養,正是不可多得的“初伏一碗湯,不用醫生幫”好習慣。今天給大家推薦3道適合伏天喝的湯水,營養豐富,祛濕補陽,每喝一碗就距離苦夏更遠一步。
第一道:伏羊湯
羊肉,不是只有冬至才能吃的食物,三伏天也是可以吃的。主要采用“以熱制熱”的養生原則,通過熱湯促進排汗,這樣可以起到幫助散熱的作用。所以有條件的話,在家燉一鍋羊肉湯,全家喝了都安康。
【食材】:蘿卜、羊肉、蔥、姜、鹽、香菜、胡椒粉。
【做法】:
準備一根白蘿卜,去皮后切絲備用。
羊肉處理干凈,并且切片(越薄越好,可以減少烹飪時間)備用。羊肉最好可以冷凍一下,然后再切薄片,或者用羊肉卷也可以。
起鍋燒水,把羊肉放入鍋里焯燙一遍,可以加點白酒去腥,開鍋30秒后撈出控干水分備用。
另起一鍋,先把白蘿卜絲煮2分鐘,然后放入羊肉再煮30秒鐘。
碗里加入香菜末、蔥花、鹽、味精、胡椒粉、香油。
把煮好的羊肉湯倒入碗里,一碗鮮香的羊肉湯就完成了。
第二道:無花果豬骨湯
三伏天體力消耗很大,整個人都是渾身無力,氣血不足,又懶又累的。無花果豬骨湯具有增進體力、氣血的功效,是三伏天不可多得的一道靚湯。
【食材】:無花果、太子參、蓮子、芡實、麥冬、茯苓、豬骨或者瘦肉。
【做法】:
所有食材都洗干凈,豬骨焯水,加入適量清水,隔水燉2個小時或者直接煮1小時,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完成了,簡單又快捷,快來嘗一口。
第三道:五指毛桃雞湯
天氣濕熱,人體消耗的體能越來越多,很多人尤其是孩子,動不動就會出汗,氣隨汗泄,汗多易虛,精力損耗大。 三伏天里,雞肉是溫補的好選擇。易于消化吸收,能夠為我們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時不會過于燥熱。
【食材】:五指毛桃30克、茯苓10克、薏米20克、赤小豆10克、扁豆10克、紅棗、姜片、土雞一只或者半只。
【做法】:
把藥材提前浸泡十分鐘左右。雞清洗干凈(雞要選新鮮雞),把所有食材全部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沒過雞再多一點)。
煲40分鐘,關火燜20分鐘,最后根據自己口味添加食鹽調味。
三伏天可以喝的湯還有很多,比如冬瓜排骨湯,百合綠豆湯、海帶老鴨湯。怎么樣?明天就是初伏了,還不趕快為家人把湯準備起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