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無疑不是在提醒我們后人注意氣候多變。在三伏天到來之際,全國各地多處都在經歷著高溫天氣的考驗。而今年的三伏天有點不一般,為十年少見的“短三伏”。加上今年入伏時間較晚,為農歷六月二十六,民間自有“晚入伏,可能會高溫少雨”的這個說法,所以今年的三伏天,高溫日數明顯增多。
三伏是中國傳統歷法中的一段特殊時期,指一年中最炎熱、潮濕的時段,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公歷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其名稱中的“伏”意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反映了古人認為此時暑熱極盛,陰氣潛伏的觀念。三伏天重在“順勢而為”,借助自然陽氣驅散體內寒濕,為秋冬健康打下基礎。明日入伏,別忘“順伏”,吃1肉,2果,忌1樣,順應節氣健康過伏天。
吃2肉:
羊肉
一方面,三伏天陽氣升發到頂點,體內的陽氣是比較空虛的,這時候吃點羊肉可以以熱制熱,溫補陽氣另一方面,三伏天天氣炎熱,經常久居空調房,吃雪糕、喝冷飲、吃西瓜,體內會積聚大量的寒濕。此時,喝完羊肉湯,可以發汗,將冬春的寒毒、濕毒驅除出體外。
推薦食譜:伏羊湯
【食材】:羊肉、冬瓜、薏米、生姜、蔥。
【做法】:
羊肉洗凈剁成小塊,冷水下鍋加蔥姜焯水,煮開后再煮2-3分鐘,撇去浮沫,撈出瀝干。
冬瓜去瓤去皮洗凈切塊(皮也可以不去,也可以像我這樣皮不要扔),薏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備用。
將羊肉、姜片、蔥結放入砂鍋,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泡好的薏米,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30分鐘,將薏米煮至熟透。放入冬瓜,再煮15分鐘,最后加適量的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2肉:鴨肉
從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來看,鴨肉更適合在燥熱的夏季食用。《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適合體內有熱毒、易上火的人食用。
推薦食譜:陳皮老鴨湯
【食材】:老鴨半只、新會陳皮1-2片、蓮子20克、紅棗5顆(去核)、姜片、食鹽。
【做法】
處理陳皮用清水輕輕沖洗陳皮表面灰塵,放入碗中加溫水浸泡20分鐘至軟。
鴨肉冷水下鍋,加姜片、料酒焯水,煮沸后撇去浮沫,撈出沖洗干凈(去腥關鍵)。
煲湯將所有食材(鴨肉、陳皮、蓮子、紅棗、姜片)放入砂鍋,加足量清水(約2升),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煲1.5-2小時,直至鴨肉軟爛、湯色金黃。
吃3果:
1、桃子
桃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它里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消化,夏天多吃一些桃子也可以幫助生津止渴,還能解暑氣。
2、葡萄
葡萄口感很甜,可它屬于名符其實的堿性水果,三伏天多吃一些葡萄,可以起到生津解暑的作用。另外葡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多種礦物質,對身體健康有益。
3、香蕉
進入夏至后,出汗量會增多,體內的鉀就會隨著汗液而大量流失,這時候就需要及時為身體補充鉀元素,而香蕉就屬于高鉀食物,每一百克中就含有283到472毫克的鉀,適當的吃一些能很好的補鉀,還能補充能量、恢復體力。
忌1樣:耗陽氣行為
在中醫理論中,“陽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根本能量,與“陰氣”相互平衡,主導溫煦、推動、防御和固攝等功能。所謂“耗陽氣行為”,是指長期或過度消耗陽氣,導致身體出現虛寒、乏力、免疫力下降等失衡狀態的行為。如:熬夜、好吃生冷、過度貪涼、過度縱欲等。
明日入伏,別忘“順陽”,吃羊肉和鴨肉這2種肉,吃香蕉、桃子、葡萄這3種水果,忌耗陽氣行為。順應節氣養生,才能健康過三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