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當今社會,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都挺大,小夫妻倆生了孩子,如果沒有父母幫忙,他們的日子會過得很艱難。
父母若不幫著帶孩子,小夫妻之間,就得有一方辭掉工作,在家里全職帶娃。夫妻間若有一個人不掙錢,僅憑另外一個人的收入,要養活一家三口,壓力山大。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大多數的父母都會伸出援手,幫助小夫妻倆帶娃。這樣兩口子都能騰出手去上班,家里的經濟也能寬裕許多。
父母幫兒女帶娃雖好,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那就是,在幫助兒女帶娃期間,兩代人走得太近,容易鬧矛盾。
我姐姐就是這樣,原本跟兒媳婦關系挺和睦的,后來兒媳婦生了孩子,姐姐為了照顧孫子方便,就住到了兒子和兒媳婦的家里。
自從姐姐住進兒子和兒媳婦家里之后,因為兩代人的生活觀念不同,還有教育理念的差異,導致婆媳之間摩擦不斷,直至反目成仇。
有了姐姐的前車之鑒,當兒媳婦生了孩子,想讓我幫她帶孩子之前,我就有言在先,提出了六方面的要求。
在得到了兒子和兒媳婦的同意之后,我才答應幫他們帶孩子。如今三年時間過去,我和兒媳婦的關系依然很和睦,一家人都很開心。
一、只帶白天,不帶晚上。
幫帶孫子之前,我就跟兒子和兒媳婦打好招呼,我只帶白天,不帶晚上,并且,我也不會搬到他們家住。
我跟兒子和兒媳婦說,我們是兩代人,經歷不同,觀念也不同,如果長期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容易產生矛盾。
兒子和兒媳婦非常贊同我的看法,經過共同協商之后,確定了我每天早上八點去他們那里,晚上六點回家的方案。
由于沒有共同生活,兩代人都保留了自己的私密空間,不僅精神上更加松弛,體力上也不會太累。
正因為我只帶白天,不帶晚上,所以充分的保證了睡眠質量,沒有像其他老人那樣,因為帶孫子,而累出了一身的病,后悔莫及。
二、孩子生了病,不相互埋怨。
帶孩子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生病。但是,沒有哪個小孩子是不生病的,哪怕照顧得再精心,孩子也會生病。
我姐姐帶孫子那會兒,但凡孫子有個感冒發燒的,婆媳倆就會互相埋怨,都怨對方沒有把小孩照顧好,吵得不可開交。
我吸取了姐姐的經驗教訓,在幫帶孫子之前,我就跟兒子和兒媳婦提前說好,小孩子生病是常事,就算孩子病了,我們也不能互相埋怨。如果兒子和兒媳婦埋怨我了,我以后就不幫忙帶孫子了。
因為提前跟兒子和兒媳婦打了招呼,所以,兒子和兒媳婦在這一點上,做得還是蠻好的。孫子生病了,我不埋怨他們,他們不埋怨我,減少了很多紛爭與矛盾。
三、不介入對方的生活,彼此都保持私密的空間。
很多做婆婆的,在兒子和兒媳婦家里帶娃的時候,遇到兒子和兒媳婦鬧矛盾,她們就會忍不住參與進去,評判夫妻倆的是非。
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父母參與到小兩口的矛盾之中,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火上澆油,讓小兩口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幫兒子和兒媳婦家里帶娃之前,我就有言在先。我跟兒子和兒媳婦說,夫妻之間,吵吵鬧鬧是常事,牙齒還有碰到舌頭的時候呢,何況是兩個有獨立思想的人。
我說,你們吵架的時候,我不會參與其中,也不會評判誰對誰錯。我這樣做,并不是不關心你們,只是不想讓矛盾激化。你們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比我在中間攪合更好。
正因為我提前打好了招呼,所以,兒子和兒媳婦吵架的時候,哪怕我不聞不問,他們也不介意。因為他們知道,我不參與,是為了他們好。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加清醒地審視自己,從而冷靜地處理矛盾與爭端。
四、孫子的教育問題,我不參與。
我是六十年代生人,兒子和兒媳婦是九十年代生人。我們各自出生的年代決定了,兩代人對于孩子的教育,必然有著不同的觀點。
我兒子讀書那會兒,父母根本不需要操什么心。兒子白天在學校讀書,放學回到家,也是自己完成作業,全程不需要我參與。我頂多在兒子寫完作業之后,在本子上簽個字就行了。
哪像現在的孩子,上個幼兒園也有作業,還有一大堆的作業。那些作業,難度還挺大,如果沒有大人幫忙,孩子一個人沒法完成。
我年紀大了,一方面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我也沒精力操那個心。老人心要靜,身體才會好。我跟兒媳婦說了,輔導孩子做作業這事,我干不了,千萬別指望我。
五、家務事不大包大攬,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參與。
我姐姐在兒子和兒媳婦家里帶娃那會兒,主動包攬了全部家務。她以為她這樣做,兒子和兒媳婦肯定會對她感激不盡,會好好待她。
可事與愿違,姐姐干得越多,兒子和兒媳婦越是認為理所應當,他們沒有參與家務勞動,根本體會不到姐姐的辛苦。
哪怕姐姐累出了一身的病,兒子和兒媳婦也并不認為是幫他們干家務活累出來的,沒有絲毫的感激之情。
吸取了姐姐的經驗教訓,我就提前跟兒子和兒媳婦打好招呼。我說:“家務活每個人都要參與,不能指望哪一個人。家里的活那么多,如果全讓一個人干,會累死的?!?/p>
我說的話,兒子和兒媳婦全聽進去了 。我帶孩子的時候,小兩口就去做飯。我做飯的時候,他們也會主動幫著帶孩子。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去的做事,特別的輕松。
六、節假日休息,拒絕全年無休。
帶孫子之前,我就跟兒子和兒媳婦說,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幫你們帶孩子。
兒子和兒媳婦非常通情達理,他們主動提出,周末和節假日的時候,他們自己帶孩子,不需要我幫忙。
正因為我周末和節假日的時候,可以過自己的日子,所以,我帶孫子的時候,心態特別好,哪怕有時候很煩很累,想到周末和節假日我可以休息,心情立馬就好了。
每逢節假日和周末,就是我和老伴最愉快的時光。遇到放長假的時候,我老兩口就會去外地玩上幾天。周末那兩天,我們就在家里做做美食,看看電視,也是非常的愜意。
我認為:做父母的,最怕道德綁架自己,為了兒女,全然放棄了自己的生活。一旦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兒女正向的反饋,他們就會在兒女面前怨聲載道,不僅自己不開心,惹得兒女也討厭。
父母幫兒女帶娃,不僅僅是付出體力那么簡單,還需要開動腦筋,協調好兩代人之間的關系。否則不僅得不到兒女的感激,還很可能反目成仇,日子過得雞飛狗跳,得不償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