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蟲草采集點的便民補給,到甜茶館里的理論解讀;從田間地頭的貼心服務,到村頭巷尾的精彩文藝……山南市“培樹文明向上新風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宣傳教育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
自今年3月11日啟動以來,全市已累計開展活動4200余場次,吸引群眾參與近40萬人次。活動通過“文化浸潤+實踐賦能+多方助力”模式,以接地氣、有生氣的方式,讓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仰根基在雅礱大地深深扎根。
培育文明新風在基層蓬勃開展,深受群眾喜愛。山南市積極構建文明新風培育體系,在活動籌備階段,專班人員深入調研全市12個縣(區、市)、23個鄉鎮(街道)、24個村(社區)和14所學校,從百姓視角出發,用百姓語言和情懷精心選擇活動內容。借助“十項活動”深入推進宣傳教育,明確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形成了市委牽頭、部門各負其責、市縣齊抓共管的高效工作機制。
全市積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宣傳陣地,線上線下緊密聯動,營造濃厚文明新風氛圍。浪卡子縣各級黨組織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立茶館、農家書屋等場所,促進鄰里和諧,傳播文明理念。瓊結縣金珠村開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夜校班”,提升語言文字使用水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洛扎縣舉辦“扎根鄉土話文明洛扎新風固邊疆”宣講比賽,以賽促學,提升宣講員水平,堅定農牧民宣講員傳播文明、服務基層的信念。在洛扎縣宣講比賽現場,參賽選手紛紛表示:“這既是宣講技能‘大練兵’,也是文明新風‘大傳播’?!毙麄鹘逃顒訂右詠?,山南市在重要節慶節點,創新開展“文藝+宣講”“電影+宣講”“巡邊+宣講”等講文明實踐活動850場次,覆蓋受眾7萬余人次,讓文明向上的價值理念深入人心。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山南市農村牧區黨組織積極引導群眾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結合“三下鄉”活動,發揮全市4698支志愿服務隊、5.1萬余名志愿者的作用,傳遞溫暖,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隆子縣雪沙鄉將宣講平臺“搬到”蟲草采集點,為群眾發放生活用品,倡導文明采集和綠色環保。措美縣組織志愿者開展“我來教你數字技能”活動,指導農牧民使用手機查詢和繳納社保、醫保、電費等,幫助他們享受數字生活便利。目前,全市已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200場次。
哪里有榜樣,哪里就有新氣象。山南市通過評選“最美守邊人”、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以及開展“文明山南·與榜樣同行”“愛國守邊 忠誠奉獻”巡回報告會等活動,用榜樣的力量帶動更多群眾踐行文明。同時,全市建立“每月一調度一分析一評估”機制,對推進不力的單位及時進行提醒督促,確保了活動按計劃有序推進、取得實效。(丹增平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