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影院的霓虹把新片海報照得發亮,馬麗、葛優主演的喜劇片占據著最顯眼的位置,路過的觀眾一眼就能看見。而走廊盡頭的角落里,《戲臺》的宣傳頁被擠在縫隙里,邊緣已經有些卷邊。有人走近才發現,那張薄薄的紙上,放映時間欄印著 “7 月 25 日 00:10”, 這個被業內稱為 “幽靈場” 的時段,本該屬于午夜外賣和街頭晚風,如今卻成了一部被業內看好的電影的歸宿。
這部由陳佩斯執導并主演的《戲臺》,從話劇改編時就攢足了口碑。早在話劇巡演時,全國 28 個城市的劇場座無虛席,不少觀眾二刷三刷,就為了看陳佩斯在臺上把亂世里的荒誕演得入木三分。轉到大銀幕的消息一出,豆瓣 “想看” 列表瞬間破 10 萬,有人預測票房能輕松破 2000 萬。可誰也沒料到,臨近上映,排片表上能找到的場次,大多藏在午夜零點之后。
三天前,陳佩斯發了條短視頻。鏡頭里他沒穿戲服,就一件普通的灰色襯衫,花白的胡子隨著說話輕輕顫動:“對不住大家,讓您久等了。” 沒有控訴,沒有抱怨,就像當年在春晚上演完小品后鞠躬謝幕那樣。這條視頻在熱搜上爬得很慢,最高只到第 38 位,可評論區里,一條留言被贊到了最頂端:“三十年前他在春晚讓全國人笑出聲,三十年后資本連個像樣的排片都不給?”
有人翻出了院線經理的聊天記錄。截圖里說得直白:“老年題材,沒流量明星,排片率肯定上不去,能給 5% 就不錯了。” 這話像根針,扎在不少觀眾心上 , 在當下的電影市場里,似乎早就有了一套 “隱形公式”:只要沾了 “老年”“非流量”“話劇改編” 這幾個標簽,就自動被歸到 “票房毒藥” 的陣營里。
《戲臺》恰好撞上了這三條。陳佩斯 71 歲,主角團平均年齡超過 55 歲;宣發費用據說還不到 500 萬,對比同期上映的《你行!你上!》狂砸 1.2 億買熱搜、鋪路牌,簡直像沒 “開張”;再加上 “話劇改編” 這個標簽,近五年確實沒出過票房破億的作品,業內早就默認這是 “險招”。
可熟悉陳佩斯的人都知道,他從來不是個怕 “冒險” 的人。當年從春晚舞臺退下來,他帶著團隊扎進話劇市場,從零開始打磨《托兒》,有人說 “小品演員演話劇就是胡鬧”,結果這部戲演了 17 年,成了話劇界的 “常青樹”。這次拍《戲臺》,他幾乎押上了養老本,身邊朋友勸他 “見好就收”,他只說:“好故事就該被更多人看見。”
首映禮上,吳剛看完片紅了眼眶,拍著大腿說:“別人看黃渤客串那段唱《霸王別姬》,我看到的全是老陳自己, 一輩子跟舞臺較勁,跟好故事死磕。” 這話沒說錯,電影里那個在亂世里守著戲臺不肯走的班主,眼神里的倔勁,像極了現實里的陳佩斯。
觀眾們好像比業內更懂這份 “倔”。這幾天,一場自發的 “守護” 正在悄悄蔓延:北京的大學生們翻出陳佩斯早年的《吃面條》《主角與配角》,剪成短視頻配上新臺詞,“欠陳佩斯的電影票,這次該還了” 的彈幕刷滿屏幕,視頻發出去三天,播放量破了 2000 萬;
天津的一群退休教師組了個 “觀影團”,二十多個人包下了 7 月 25 日午夜場的整排座位。帶頭的李老師說:“80 年代我們追他的小品,現在他拍電影,就算是半夜,我們也得來捧場。”
豆瓣上,有人發起了 #725 搶救好故事 #的話題,上萬名網友曬出購票截圖,從哈爾濱到三亞,從 00 后到 60 后,票根上的影院地址串成了一條線, 那是觀眾用行動畫出來的 “排片表”。
有人說,這哪是看電影,分明是一場跨越三代的 “約定”。三十年前,陳佩斯在春晚舞臺上,用一碗面條、一件中山裝逗笑了幾代人;三十年后,觀眾用一張午夜場的票告訴他:好作品從來不會被忘記。
這些年,電影市場好像總在追著 “流量” 跑。大制作、高宣發、流量明星成了 “安全牌”,可觀眾心里的秤從來沒歪過, 誰在認真講故事,誰在敷衍圈錢,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就像十年前,方勵為《百鳥朝鳳》一跪求排片,不是因為電影 “賣慘”,而是因為那里面有真正的匠心。現在觀眾為《戲臺》發聲,也不是單純 “懷舊”,而是不想讓認真做事的人寒了心。
7 月 25 日的午夜場越來越近了。有影院工作人員說,這幾天打電話問《戲臺》場次的人突然多了起來,還有人特意叮囑:“就算是零點場,也麻煩把空調開足點。”
或許對資本來說,《戲臺》只是又一個 “票房公式” 里的數字。可對觀眾來說,那張印著 “00:10” 的票根,是給匠心的回信,是對好故事的守護。就像有人在購票頁面寫下的:“我們不是來‘救場’的,我們是來赴約的 ,赴一場和認真較勁的約定。”
今夜,如果你路過影院,看到《戲臺》的場燈亮起,那束光里,有 71 歲陳佩斯的堅守,更有千萬觀眾不想讓好故事被辜負的執念。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