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合篇》共分為三個部分,本節課為大家講述第二部分,在這部分鬼谷子告訴我們世間沒有恒常高貴的東西,事情也沒有恒常固定的發展模式。對于世事,一定要無所不關顧,無所不聆聽。如果見到有其他君主辦事成功而其背后的計策亦是切合實際的話,便要去和他發展關系,考慮向他投靠。也不要介意背上不好的名聲,因為投靠彼方,必然會背離此方,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一、原文與翻譯
原文: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圣人常為,無不為,所聽,無不聽。成于事而合于計謀,與之為主。合于彼,而離于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術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國,必量國而與之。用之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用一也。必先謀慮計定,而后行之以飛箝之術。
翻譯:
世上沒有恒常高貴的東西,事情也沒有恒常固定的發展模式。最高才能及品德的人常常注視著事情,無所不關顧,聆聽事情時,無所不聽。能促使事情成功而計策亦切合實際,就應以此形勢為主軸去繼續發展。
與彼方相契合,但卻背離了此方,因為計謀是不可以對彼、此兩方都忠實的,所以必定會違逆其中一方。反合此方,就背離彼方;背離此方,就反合彼方,這是忤合之術的本質。
把忤合之術在全天下施展,一定要根據全天下的實際情況來運用。把忤合之術在治理邦國時施展,一定要根據邦國的實際情況來運用。把忤合之術在管理家族時施展,一定要根據家族的實際情況來運用。把忤合之術用在個人身上,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才能、影響力、所處的形勢來運用。無論是大的層面或者是小的層面,是進是退,它的使用技巧是一樣的。一定要首先謀劃考慮,定下計策,然后再以飛箝之術來進行。
二、對忤合篇理解
“世無常貴”,一個人的身價,是不確定的,是根據行情來決定的。貴是沒有一定的,身價隨時而變,出手一定要把握時機。有時候要惜售,有時候不能惜售,價格是隨時變動的。
“事無常師”,任何事情沒有不變的師法對象,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老師要是不成了,你就只能學那一點東西,老師要是藏一手,你不就學成殘廢了?廣泛地學習才能觸類旁通,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思想、行為原則。
“世無常貴”,有人現在貴,明年可能就進監牢。“事無常師”,在某一點上他算是老師,可能在別的方面他卻很拙劣。
“圣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 “與”是贊同,像交好的國家叫“與國”,兩者水乳交融,我需要你,你需要我。但是,圣人認為蜜月不能長久,可能今年兩國之間的關系好得很,明年就不一定了,搞不好還玩對抗。“圣人無常與”,說明我們交好的對象也是不一定的,世事無常,變化無常,所以不要死心塌地,以為關系不會變了。我們現在交好,就做好現在的事情,并不代表將來一輩子“與”到最后了。什么人可以合作,要視當時的需要以及自己的需要而定。“無不與”,也沒有永遠的不交好。要永遠保持靈活的方式,即建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