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我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科研人員正在對大花石蝴蝶的種子進行萌發,開展遺傳多樣性分析研究。大花石蝴蝶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小草本植物,依托種質資源庫大科學裝置,我國科學家開展搶救性繁育,培育出數百株幼苗,并于今年6月完成了大花石蝴蝶的野外移栽工作。
聚焦提升作物育種潛能,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了我國43%的作物野生近緣種,共375種、4100份。利用種質資源庫采集的這些野生種質資源,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多個團隊展開系列研究攻關,有效提升了玉米、大豆、馬鈴薯等作物的抗逆性,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統計,“十四五”期間,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新增采集、保藏各類野生生物種質資源4186種、66572份,不僅有力支撐了我國被子植物、兩棲動物等新物種的研究,也在水稻、羊肚菌等物種培育方面取得一批新進展,為實現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奠定了物質基礎。截至2024年底,該種質資源庫合計保存各類野生生物種質資源2.7萬種、33萬份,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
責任編輯:曹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