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晚,巴黎的地下空間 Le Centquatre ,Glenn Martens 的首秀終于拉開帷幕。
當 Smashing Pumpkins 的《Disarm》音符回蕩,首位模特戴著如浴帽般的透明面具登臺時,全場屏息。面具遮蔽的不僅是面龐,更是將焦點從人轉回服裝本身——這正是 Maison Margiela 自 1989 年誕生以來不斷打磨的核心理念。
自 1989 年首度亮相巴黎時裝周以來,Maison Margiela 便以「去個體化」著稱,面具成為品牌的視覺標志之一,它既是對傳統時裝秀中名人至上思潮的顛覆,也象征著對服裝本身的純粹表達。
本文分為四個章節,帶您深入了解面具在 Margiela 歷史中的重要節點,探尋其如何從一個小眾符號,成長為當代時尚文化中的傳奇。
面具的誕生
MartinMargiela與去個體化的理念
1989 年春夏系列,Margiela 的首個獨立時裝秀在巴黎 Cafédela Garde 展開,尚未成名的設計師便以「白色篇章」打破常規:模特身著簡約白裝,面部覆蓋緊貼皮膚的薄紗,步履在朦朧中呈現,與當時奢華濃烈的巴黎 T 臺語境形成鮮明對照。
這一紗布面罩的設計,不僅為后續面具象征奠定了視覺基調,也完整地闡釋了品牌「讓服裝成為唯一主角」的核心主張。正如Frieze雜志評論:「在 89 S/S 上,Margiela 讓我們意識到,拋開模特的個體外表,服裝本身便能創造戲劇與詩意。」
隨后在 1993年春夏系列中,Margiela 亦將棉紗面罩細化為輕盈的「幽靈面紗」,令觀眾仿佛在霧中窺見幽靈,它不僅是一件服飾配件,更是一種對「看」與「被看」關系的深刻提問。
在這一階段,面具不再僅是設計噱頭,而是 Margiela 去偶像化哲學的具象:隱藏模特讓觀眾聚焦服裝,也呼應了設計師回避媒體曝光、拒絕采訪與拍照的低調作風。
傳統的延續與進化
MatthieuBlazy的珠寶化演繹
進入 2000 年代,Margiela 的面具傳統并未因創始人于 2009 年卸任而中斷。2011年,Matthieu Blazy 悄然加入,身份一度保密直至 2014 年,由時尚記者 Suzy Menkes 在社交網絡上曝光其身份。
Blazy 最具標志性的貢獻,莫過于他在 2012 年秋冬高級定制系列中,將 Swarovski 水晶鑲嵌于面罩之上:面罩不再是單一的紗網,而是光彩奪目的藝術裝置,如同掛在T臺上的雕塑,模糊了服裝與珠寶、時尚與藝術的邊界。
同一時期,Blazy 在 2013 年春夏、2013 年秋冬與2014 年春夏高級定制中,延續珠寶面罩的工藝,不斷嘗試色彩與結構的多變組合。在 Blazy 手中,Margiela 面具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雕塑感與工藝張力,每一枚面罩都像一件獨立的裝置藝術,透過水晶折射對匿名與奢華的雙重冥想。
Blazy 時期的面具演化,不僅豐富了 Margiela 的美學維度,面具從紗網遮面進階到珠寶打造,也為后續設計師提供了符號延展的可能。
跨界與流行
當「匿名」遇見音樂偶像
如果說 T 臺是 Margiela 面具的實驗田,那么 2013 年 Kanye West 的 Yeezus 巡演則是實驗品第一次走出時裝圈,這位彼時還未更名成 Ye 的說唱歌手戴上黑色絲綢面紗與滿鑲水晶的頭罩——在全球舞臺上掀起話題。
Yeezus 面具不僅遮住 Kanye West 的面容,也讓觀眾在崇拜與疏離之間體驗強烈張力,這種可見的隱匿成為流行文化的標志性瞬間。
據悉,一枚 Yeezus Tour 水晶面罩在二手平臺以 5 萬美元的高價成交,以證明 Margiela 面具具備超越時裝的收藏級屬性。
面具遮蔽身份,卻為品牌和藝人帶來爆炸話題,成為連接時裝與音樂的催化劑,證明「匿名」不等于消聲,反而會創造更大的聲量,完美詮釋「隱秘即張力」的意義。
當代與未來
GlennMartens的再造與延續
到今年 1 月,Glenn Martens 接任創意總監,正式開啟 Margiela 全新篇章。
在幾日前的 Artisanal FW 26 秀場上,Glenn Martens 讓 49 款造型的模特重新戴上面具,羽毛輕舞的頭飾,金屬與水晶交織的科技感,再到輕盈薄紗覆蓋的幻影氛圍交織不斷。
這位設計師并沒有簡單地復制粘貼,而是在面具中融入街頭元素與當代雕塑感,Martens 的面具設計既致敬品牌歷史,又兼具未來主義鋒芒;他在六個主題房間中穿插紙質拼貼與仿古涂裝,然后以面具連綴起時間線,使秀場本身宛如一場橫跨過去與未來的藝術展覽。
VogueBusiness總結道:「Glenn Martens 在面具、織物與回收材料中找到了當代年輕人的情感共鳴:匿名不再意味著疏離,而是保護與自由的象征,他用面具為當代時裝注入了反審美的解放」。
未來,面具語匯在 Martens 的手中仍有無限可能:它既能融入街頭次文化,也能回到高定工藝,讓 Margiela 的匿名力量繼續在當代時尚話語中回響。
從 1989 年的紗網面罩,到 2025 年的羽毛與金屬面具,Maison Margiela 用「看不見的面容」塑造了自己在當代時裝史上的獨特地位:它讓服裝擺脫模特的表演身份,讓觀眾在面具后反觀設計本身。
如今,在 Glenn Martens 的帶領下,面具不僅是傳承與儀式,更是承載未來的無限想象。讓我們拭目以待,這份無名的力量將如何繼續在時裝界發酵、擴散、與世界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