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萬里鵬正舉,數智浪潮奔涌來。7月18日,由中共西安市委網信辦主辦的西安市2025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首場活動在高新區舉辦。活動圍繞“數智賦能 全民共享”主題,通過情景劇演繹、互動分享、主題市集等豐富多樣的內容,為市民群眾帶來了一場可體驗、可帶走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公開課”。
心中有“數”,擁抱數字時代
活動伊始,首先播映了2025年全民素質素養與技能提升月主題視頻《數智賦能 全民共享》,鼓勵每一位市民主動學習、擁抱數字技術,提升自身素養,積極適應數字化生活和工作。
隨后,高新區網信工作部門進行交流發言,以“數字普惠”為導向,持續構建全齡段、全場景的數字素養培育體系,著力引導市民群眾在數字化浪潮中找準定位、從容前行。
參加本次活動的12家聯合主辦單位負責同志發表講話,詳細介紹了西安在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大家一致表示,要緊扣一個“實”字、緊貼一個“融”字、緊盯一個“益”字,建設生活更加舒適、發展更有質量、治理更具效能的數字社會。
由西安說唱藝術團帶來的主題情景劇《一粒高》堪稱 “全場爆點”,表演以“增高神藥”騙局為切口,層層揭露常見的電詐騙術;又以“受害者控訴”“詐騙團伙內訌反水”等反轉劇情強化警示:數字時代騙局花樣翻新,唯有擦亮雙眼、繃緊防詐之弦,才能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用咱陜西話宣傳防詐知識,聽得懂、記得牢!”市民李阿姨說。
活動現場還邀請了市民代表、數字企業代表、大學生代表共同上臺,宣讀《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倡議書》,呼吁大家行動起來,主動學習數字知識、提升數字技能、規范數字行為、參與數字創新,共同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態。
主題分享環節邀請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藺琛皓教授,以《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安全》為題,向在場觀眾科普目前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進展,解析數字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賞心樂“市”,玩轉數字生活
圍繞數字生活、數字工作、數字學習、數字創新四大場景的主題市集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參與。金昱科創的展臺前,繪畫機器人現場繪畫,一筆一圈有模有樣;五子棋及象棋機器人成了“孩子王”,與小棋手們“殺得”難分難解;變形金剛機器人則隨著音樂扭動,時不時彎腰和小朋友擊掌,引得陣陣歡呼。“原來機器人不只會‘掃地’,還這么會玩!”帶著孫子來的劉大爺嘖嘖稱奇。
非遺數字實驗室里飄著甜甜的焦糖香。非遺糖畫傳承人王師傅用銅勺在青石板上勾勒,不一會兒,一個帶著“WIFI”信號圖案的糖畫就成型了。“這是給年輕人的新花樣,”王師傅笑著說,“老手藝也要跟上新潮流,讓糖畫既有老味道,也有新價值。”
智慧助老服務區被“銀發族”圍得滿滿當當。西安市大學生 “三獻”志愿服務隊的同學們手把手教學:“張奶奶,您看,點這個綠箭頭,就能給爺爺發視頻了”。66歲的趙爺爺學會用手機下單網約車后,拉著志愿者的手不放:“以前老得麻煩孩子叫車,現在自己有啥急事也會操作了,方便多了!”
數字化企業展示區里,彌爾天誠的智慧教育系統讓孩子們體驗“云課堂”,賽克斯物聯網的垃圾分類機器人能自動識別不同垃圾,熠新科技的運維系統演示著“數據中心如何給服務器‘降溫’”。“原來垃圾分類也能找AI,太神奇了!” 小學生們瞪大眼睛,嘰嘰喳喳討論不停。
數字技術博大精深,數字素養以人為本。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將通過“政府引導、企業賦能、社會參與”的協同機制,構建起覆蓋全年齡段、貫通城鄉的數字培育網絡,推動“數智賦能 全民共享”的理念深入千家萬戶,助力打造更普惠、更安全、更智慧的數字之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