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女籃四強終于出爐,半決賽對陣也算是老熟人見面:中國隊對日本,澳大利亞對韓國,這四支隊伍基本算是現在亞洲籃球的“天花板組合,放在世界籃球版圖上,也都能叫得上號,特別是中國和日本,誰贏誰輸,沒點真功夫還真走不到這一步,不過,從這屆亞洲杯的晉級路線和比賽表現來看,話題點其實還挺多,尤其是日本和韓國的晉級方式,真的是有點意思。
先說日本女籃,77-62拿下新西蘭,說實話,這場球的比分不算很大,但過程卻挺有戲劇性,首節兩隊還你來我往,不分伯仲,第二節新西蘭甚至小高潮反超了日本,半場打完,日本還落后兩分,這時候很多人其實都有點意外,畢竟日本世界排名第9,新西蘭才26,紙面實力差距明明擺著,但籃球比賽從來不是光看排名就能下結論的事,第三節風向開始轉了,日本的那種“壓著打的節奏終于上來了,攻防兩端都開始發力,連續得分、限制對手、失誤控制,細節全都拉滿,新西蘭被迫進入自我懷疑模式,進攻端被防到只剩掙扎,防守端更是被日本的團隊配合拉開了空間,最終第四節直接崩盤,13分的單節分差,輸得也不冤。
日本女籃這場贏在哪里,除了下半場發力以外,數據面上也能看出來,籃板球其實日本不如新西蘭,助攻、命中率、失誤數全都比對手更高效,是典型的“效率籃球打法,20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33%,投籃命中率47%,最重要的是只失誤9次,對比新西蘭15次失誤,簡直就是“教科書式的控場,這種風格其實跟她們過去幾年的發展路徑一脈相承,靠團隊、靠紀律、靠細節,哪怕偶爾開局慢熱,到了關鍵時刻總能拉回來,說句不好聽的,日本女籃很難被輕易擊垮,碰到中國隊這樣的硬茬時,這種“穩定感就是最大底牌。
韓國女籃這邊則是另一種畫風,104-71大勝菲律賓,比分一看就知道,比賽其實早早失去了懸念,第一節前半段菲律賓還能咬住比分,甚至短暫領先,不過韓國隊一旦找到節奏,直接拉開分差,15-0、12-0這種小高潮一波接一波,半場就把分差拉到27分,第三節哪怕手感下來了,菲律賓也無力回天,最后一節雙方都換上替補,韓國依然維持大比分優勢,最終33分大勝收工,說白了,這場比賽韓國女籃基本是“碾壓式晉級,沒太多故事線,倒是菲律賓連續兩屆被韓國壓制,世界排名第44對第14,差距該有多大就有多大。
但韓國女籃的表現,真要說“沒瑕疵也不現實,第三節手感下滑、比賽后段狀態松懈,替補陣容的發揮也一般,面對澳大利亞這種級別的對手,這些小問題可能就會被無限放大,畢竟澳大利亞女籃才是目前亞洲杯的“常規贏家,綜合實力、經驗、身體素質、戰術執行力都在韓國之上,韓國如果還想靠一波流解決問題,恐怕有點懸,畢竟澳大利亞不是菲律賓,容錯率也不會給你留那么多。
回到最引人關注的中國女籃和日本女籃這一組,老對手、老冤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數據、歷史交手、球員風格、臨場調度,兩隊都沒什么秘密可言,上一屆亞洲杯,中國就是被日本逼到極限,最終靠硬實力和一點運氣過關,這次再碰頭,雙方其實都沒什么心理負擔,打到這個階段,誰都沒有退路,唯一能分出勝負的,還是臨場的狀態和細節處理能力,中國女籃過去兩年在世界大賽上進步很大,但日本的戰術體系更新同樣明顯,這場半決賽本質上就是亞洲女籃的“巔峰對決,比的不是花哨套路,而是誰能把手里的“家底用到極致,誰能頂住壓力,誰就能進決賽。
其實到現在,亞洲杯女籃的格局基本已經定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這四支隊伍輪流坐莊,偶爾有黑馬冒頭,但終究還是拼底蘊、拼體系、拼球星,有人說女籃亞洲杯越來越“內卷,其實也是好事,競爭激烈,才有進步的空間,反正半決賽這兩場,無論誰進決賽,最終的冠軍都不會太意外,但如果中國女籃能穩住心態,打出自己該有的硬度,守住籃板、減少失誤、提高命中率,贏日本并非遙不可及,反之如果日本再一次打出極致團隊籃球,中國女籃就要做好“對噴到底的準備,畢竟這就是頂級對抗,容不得半點閃失。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亞洲杯女籃的關注度這些年其實在慢慢升溫,網絡討論、社交媒體、甚至彈幕區的“點贊回懟,都說明大家對女籃的期待值在拉高,這不是一場單純的體育賽事,更是一次關于團隊、努力和極限挑戰的集體記憶,誰能在這個舞臺證明自己,不只是贏了比賽,更是贏了觀眾的心。
最后,半決賽兩場對決,澳大利亞VS韓國、中國VS日本,懸念已經拉滿,誰能笑到最后,真的只能靠臨場發揮和一點點運氣加成,坐等周六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