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康熙揮袖歸國“養病”,他昔日麾下的嫡系猛將彭欣力與畢津浩,瞬間從心腹變作山東泰山隊中尷尬的“孤臣”。新帥韓鵬上任,第一把“手術刀”便精準揮向了更衣室的舊日印記。這操作,夠狠,也夠徹底——泰山刮骨療毒,重塑筋骨,首先便需祛除前朝舊痕。
塵埃落定,彭欣力遠走長春亞泰。有一說一,以彭欣力32歲的年紀與多年中超歷練的功底,立足亞泰中場當無大礙。縱然眼下尚有4場停賽高懸頭頂,保級烽火初燃時只能作壁上觀,但熬過禁賽期,其經驗與調度能力,正是亞泰這支保級之師最渴求的“即戰力”。只要平穩發揮,賽季末正式買斷順理成章——長春這步棋,務實求穩,賭的是彭欣力油箱里尚存的油量。
另一則轉會,則讓圈內人眼睛碎了一地——畢津浩落葉歸根,落腳點竟是中超新軍大連英博!34歲高齡,近年狀態肉眼可見地滑落,竟還能在中超聯賽覓得新枝?此情此景,實在透著幾分魔幻現實主義的味兒。大連英博究竟看中了這位老將的哪一點?是那幾乎被歲月磨平棱角的門前嗅覺?還是那副飽經風霜、略顯沉重的身軀?恐怕答案樸素得令人莞爾:鄉土情深。大連子弟兵的身份,成了畢津浩職業暮年最厚重的通行證。
韓鵬執掌山東泰山帥印的“第一把火”,灼熱燎原,燒向的正是前朝遺留的冗余。“蓬蓽生輝”二人組的離隊,清晰昭告:山東泰山換血勢在必行,像張弛這樣的功勛老臣亦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清洗舊人,是決心,亦是魄力。
彭欣力北上長春,是實力尚存的老兵再就業;畢津浩歸鄉大連,則更像一場溫情脈脈的落葉歸根。中超舞臺從不缺流動的風景——有人扛著槍往前沖,有人抱著枕頭睡回籠覺,各得其所罷了。只是大連英博這步棋,是妙手偶得,還是病急亂投醫?唯有時間給出答案。
中超的轉會窗,永遠不缺故事。有人告別是為了更高遠的征途,有人離開則是時光與競技聯手寫下的休止符。彭欣力與畢津浩的轉身,不過是這出永不落幕大戲中,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章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