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7 月 15 日傍晚 7 點多,遼寧朝陽市大凌河景區的臨河路上,百人規模的老年暴走團正邁著整齊的步伐前行。他們穿著統一的紅衣白褲,頭戴白帽,三列縱隊幾乎占滿了四分之三的路面,隊伍最前面還舉著印著廣告的隊旗,看起來頗有氣勢。
就在這時,兩輛消防車和一輛救護車沿著這條路緩緩駛來。車頂上的警燈一直閃著,消防車司機還按了幾聲喇叭,想讓前面的隊伍稍微讓讓道。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暴走團的老人們像是沒聽見、沒看見一樣,依舊保持著原來的速度和隊形,絲毫沒有要避讓的意思。
消防車試著慢慢往前挪了挪,龐大的車身幾乎快貼到人群了,可隊伍里的老人還是紋絲不動。跟在后面的救護車司機急了,從側后方繞到前面,拉響了更急促的警笛。那笛聲尖銳又響亮,在傍晚的河邊格外刺耳,可暴走團的腳步還是沒停。
就這樣,三輛救援車被硬生生堵在原地。司機們看著前面整齊的隊伍,只能無奈地等著。將近兩分鐘后,救護車司機嘆了口氣,把車慢慢挪到路邊,給暴走團騰出了足夠的空間。老人們這才高舉著隊旗,從救援車旁邊走了過去,隊伍里甚至有人還回頭看了一眼,臉上沒什么表情。
這段被路人拍下來的視頻,在 7 月 17 日發到網上后,立刻炸了鍋。“救援車都不讓?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他們憑什么堵著路不讓?萬一真是去救人的呢?” 網友們的憤怒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暴走團不讓行消防車# #生命通道不能堵 #這兩個話題很快就沖上了熱搜,閱讀量一下子就破了億。
面對洶涌的輿論,當地各方的回應卻顯得有些輕飄飄。大凌河景區工作人員說:“知道有這事兒,但當時不在現場,具體情況不清楚。” 朝陽市文明辦也只是表示 “接到了網友反映,已經記下來了,會處理的”。
最讓網友生氣的是當地派出所的回應。工作人員說這就是 “素養問題”,會聯系暴走團的負責人,批評教育一下就行。這話一出,評論區更炸了。有網友直接搬出《治安管理處罰法》,里面明明白白寫著: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等車輛通行,輕則警告或罰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還能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這哪是素養問題?這分明可能涉嫌違法!”
就連人民日報都站出來說話了:“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但尊重是相互的。老年暴走團給救護車、消防車讓個路,晚幾分鐘出發,又不會有什么損失。僵持不讓路,不光違背了社會公德,很可能還涉嫌違法。”
7 月 18 日,大凌河景區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透了更多內情。他說這個暴走團已經有近 10 年了,是民間自組織的,每天晚上 7 點到 8 點都會來這兒健身徒步。最近當地在辦 “凌河之夏” 活動,因為天氣熱,又靠著河,所以每天都安排了消防車和救護車在附近備勤。
“事發那天,這三輛車就是去備勤的。暴走團的牽頭人說,當時沒聽到警笛,覺得不是在執行緊急任務,就沒讓道。” 工作人員還說,2023 年的時候,因為游客投訴多,景區專門召集所有徒步團的團長開了會,要求他們規范活動區域。去年沒開會,倒也沒出什么大事,沒想到今年就出了這檔子事。“我們準備找這個徒步團的人談談,主要還是教育為主,讓他們知道特種車輛是絕對不能擋的。”
其實老年暴走團鍛煉身體本是好事,老人們追求健康值得支持。可這些年,類似的團隊把公共道路當成自家操場,引發交通擁堵甚至交通事故的事兒,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這次更過分,連應急救援車輛都成了他們健身路上的 “障礙”。
好好的健身,變成了 “霸道” 出行,再初心滿滿的事兒,也變了味。就像有網友說的,對這種違規甚至可能違法的行為,該警告就警告,該罰款就罰款,要是屢教不改,就得依法追究團隊組織者的責任。年齡從來不是違法的擋箭牌,可別讓 “老有所樂” 變成了 “老有所橫”。
對于這件事,你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