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體驗最原汁原味的老喀什,建議避開商業化濃重的喀什古城東西二區,走進古城東門對面的高臺民居。這里遠離了游客的喧囂,更具生活化氣息。
這是高臺民居的大門,很有維吾爾族特色,
民居建在高40多米,長800多米的黃土高崖上,距今有600多年歷史,是喀什展示維吾爾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風情的一大景觀,它不僅是一處住宅區,更是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書,記錄了維吾爾族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變遷,
這座始建于元末的維吾爾族聚居區,現存640余戶人家,房屋依崖而建,家族每增一代,便在祖屋上加蓋一層,形成房連房,樓連樓的垂直聚落,最高可達7層,建筑采用當地特有的“色格孜”土與胡楊木構建,通過懸挑、錯層等手法在峭壁上拓展空間,形成“過街樓”“半街樓”“懸空樓”等獨特形制。其“樓上樓、巷連巷”的布局堪稱建筑人類學的活教材。
這里的"過街樓"從二樓跨街而過,既拓展空間又不妨礙行人;"懸空樓"在巷道交叉口懸挑出木質陽臺,構成三維交通網絡。
這里的門都涂有不同的顏色,大多都以藍色為主
民居巷道狹窄彎曲,形成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曲曲彎彎,忽上忽下的50多條小巷,小巷深深如走迷宮,
每條小巷都有不少手工作坊,如土陶制作,繡花帽,刀具制作,皮革加工,紡織,鐵匠,縫紉等,
進入一家門上有非遺工程字樣的院落,藍色的大門敞開著,小院非常漂亮,
民居內部的土炕、壁龕、石膏雕花等元素,既適應干旱氣候,又承載著維吾爾族的生活美學。
走進高臺民居,就像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遙遠的年代,狹窄的街巷,古樸的院落,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無不訴說著這里曾經的輝煌與榮耀,在這里,每一塊石頭,每一寸土地都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讓人不禁沉醉于這片充滿歷史韻味的土地上,
2019年啟動的保護性修繕工程,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增設了木棧道、觀景臺等設施,
登上觀景臺俯瞰整個民居群落,土黃色的建筑群與吐曼河、昆侖塔構成壯美畫卷。
日落時分,站在觀景臺舉目四望,土黃屋頂浸在夕陽里,遠處是現代城市的高樓大廈,近處老城高臺民居的屋頂。斑駁的土坯墻承載著經年舊事,新舊交融間,時光在此溫柔碰撞,任黃昏將新舊故事暈成同一幅畫 。
夜幕降臨,游客散去,古城恢復了平靜,磚石拱門托著鎏金暮色,雕花在暖光里流淌六百年故事。 靜靜訴說著這座城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頭條記錄我的2025#?#走進新疆喀什 感受古城韻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